Workflow
积极财政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延续积极取向 “十五五”财政政策锚定可持续之道
证券时报· 2025-11-03 02:12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 出,"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这为做好今后5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意味着在'十五五'时期,财政仍将在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就业、推动结构优化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 挥关键作用。但在政策实施方式上,将更加注重精准有效与财政可持续之间的平衡。"中国人民大学行 为实验财税研究中心研究员代志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财政更可持续绝非"大幅缩减支出",而是更高效的宏观调控、更高水平的财政管理。多位受访专家建 议,在收入端,保持关键领域税收优惠力度的同时,清理不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探索新的税源; 在支出端,推动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上移,由中央财政承担更多公共事务支出责任,同时积极拓展 地方税源。 延续"积极财政政策"取向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效降低了经济周期 波动影响。未来5年,我国将延续"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取向,同时对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提出更高要 求。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回顾"十四五"时期,财政收入"蛋糕"越来越大,支出强 ...
财长详解“十五五”财政重点
第一财经· 2025-11-02 12:55
2025.11. 02 本文字数:1679,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未来五年,与老百姓、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逐步清晰。 近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辅导读本》,其中刊登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一文,对中央"十五 五"规划建议中财政相关部署作出更深入解读,这也能帮助外界更好了解未来五年财政重点工作。 与财政部解读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时全文聚焦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不同,此次"十五五"规划建 议解读则全部聚焦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上。而这跟两次中央规划建议对财政工作部署重点不 同直接相关。 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对财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财政部的解读也聚焦于此, 阐述了建立财税体制必要性及具体做法,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完善现代 税收制度和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这些对财政运行、宏观调控、财税改革等产生深刻影响,必须有效应对形势变化,从危机和困难中 捕捉和创造机遇,切实提高财政政策效能、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科学管理水平,更好推动高质量 发展。"蓝佛安称。 ...
财长详解“十五五”财政重点,较“十四五”有重大变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2 12:09
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对财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财政部的解读也聚焦于此,阐述 了建立财税体制必要性及具体做法,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完善现代税收制 度和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近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辅导读本》,其中刊登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一文,对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 中财政相关部署作出更深入解读,这也能帮助外界更好了解未来五年财政重点工作。 与财政部解读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时全文聚焦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不同,此次"十五五"规划建议解 读则全部聚焦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上。而这跟两次中央规划建议对财政工作部署重点不同直接相 关。 未来五年,与老百姓、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逐步清晰。 蓝佛安在上述文件中称,"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 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从国际看,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单边主义、保 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 好的支撑条件 ...
对话余永定:投资合理增长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关键
新京报· 2025-11-02 10:0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 余永定:2024年末,中央政府债务余额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47.5万亿元。两级政府债务余额82.1 万亿元,占GDP的60.9%。考虑到含隐性债务10.5万亿元,全口径政府债务92.6万亿元,负债率68.7%, 显著低于美国和G7(七国集团,是由七大工业国组成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 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的高储蓄、大量国有资产、大 量海外净资产,中国对国债的耐受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全文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期间需要实现的目标。 未来"十五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投资、消费等领域将有哪些发展空间和变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11月1日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至"十五五"国家规划顾问 委员会委员余永定。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中国应 该维持多高的增速,经济学家的意见不尽一致。余永定认为,在"十五五"期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应该大 致保持在5%左右。为此,又需考虑在此期间资本积累、人 ...
如何理解“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20:09
宏观税负水平评估框架 - 宏观税负的合理性需结合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来综合评估,不能仅看税负水平高低,若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合理的财政支出需求,则税负水平不合理 [1] - 财政收支紧平衡是宏观税负水平需调整的信号,在保持财政支出强度的前提下,增收是解决紧平衡问题的必由之路 [2] - 宏观税负水平具有阶段性特点,需适应不同时期的政策需求,例如2017年开始的大规模减税降费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2016年的20.97%降至2024年的16.29% [5][6][7] 宏观与微观税负的协调 - 宏观税负问题需与微观税负统筹看待,微观经营主体困难时不适宜加税,否则可能导致经营主体消失,影响中长期税收 [9] - 微观税负合理性需关注税后资本回报率和现金流影响,不同经营主体的税负承受能力存在差异,难以设定统一标准 [9] - 应通过横向比较实现税负公平,让有能力的经营主体多纳税,能力弱的少纳税,避免经济增长而潜在税源未能转化为税收收入的情况 [13] 新经济与税制建设 - 新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新税源,但若税制建设滞后,新税源将无法有效转化为税收收入,传统税源萎缩会进一步挑战税收增长 [16] - 税收征管需适应新经济发展,例如服务经济比重上升对税制建设提出新要求,征管跟不上会导致税源流失 [16] -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发展初期的税收优惠有必要性,但行业成熟后(如销量占比过半)政策应调整,更强调行业自生能力 [14] 财政收入质量与优化路径 -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税性比)高通常意味着财政收入质量高,但非税收入占比的重要性也需客观看待,应综合评估地方政府工作 [10] - 部分地方招商引资存在税收“虚胖”现象,表面税收增加但90%以上通过奖励返还,导致实际宏观税负低于名义水平 [17] - 保持合理宏观税负的路径包括:从公平税负中找增量、在新税源中找增量、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以减少税式支出、加快税制建设和税收征管 [17]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多部门负责人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发表署名文章
上海证券报· 2025-11-01 11:5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多部门负责人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发表署名文章表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 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 全链条推动重点领域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各主体协同、全要素融通、全链条贯通、全领域 覆盖、全方位保障,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体推进、互融共促新格局 ◎记者 李雁争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科 技部部长阴和俊发表题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署名文章,明确了深度融合的总体要 求和重点任务。 文章指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各主体协同、全要素融通、全链条贯 通、全领域覆盖、全方位保障,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体推进、互融共促 ...
预期现实博弈,钢矿延续震荡:钢材&铁矿石日报-20251031
宝城期货· 2025-10-31 19:32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778 号 钢材&铁矿石 | 日报 2025 年 10 月 31 日 钢材&铁矿石日报 专业研究·创造价值 预期现实博弈,钢矿延续震荡 核心观点 螺纹钢:主力期价震荡下行,录得 0.48%日跌幅,量仓收缩。现阶段, 得益于宏观氛围向好以及成本支撑,螺纹钢价格近期低位回升,但供需 双增局面下基本面并无实质性改善,上行驱动不强,一旦市场运行逻辑 切换至产业端,钢价将再度承压运行,关注需求表现情况。 热轧卷板:主力期价震荡走弱,录得 0.72%日跌幅,量仓收缩。目前来 看,热卷高供应、高库存局面未变,但需求表现良好,产业矛盾并未持 续累积,市场情绪向好支撑下近期热卷价格有所回升,但需求隐忧未 退,基本面并无实质性好转,谨防市场运行逻辑切换至产业端。 铁矿石:主力期价高位震荡,录得 0.56%日跌幅,量仓收缩。现阶 段,市场情绪回暖叠加套利逻辑切换,矿价重回高位,但矿石供应偏 高,而需求持续走弱,矿石基本面表现不佳,上行驱动不强,高估值 继续承压运行,关注钢材表现情况。 (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期货研究报告 (1)蓝佛安: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蓝佛安指出,"十五五"时 ...
蓝佛安最新发文!详解“十五五”时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六大重要举措
券商中国· 2025-10-31 14:44
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财政面临的形势任务,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蓝佛安指出,财政事关治国安邦、强国富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要职责。"十五 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从国 际看,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从国 内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同时产业结构、 商业模式、人口结构、财富分配等发生显著变化,一些领域风险尚未出清。这些对财政运行、宏观调控、财税 改革等产生深刻影响,必须有效应对形势变化,从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切实提高财政政策效能、财 政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科学管理水平,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财 政部部长蓝佛安题为《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署名文章,蓝佛安在文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 刻把握历史方位和发展大势,全面擘画"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对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
财政部详解“十五五”时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六大重要举措
证券时报· 2025-10-31 14:32
(原标题:财政部详解"十五五"时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六大重要举措) 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题为《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署名文章,蓝佛安在文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 会深刻把握历史方位和发展大势,全面擘画"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对发挥积极财政政策 作用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全会部署,统筹生财、聚 财、用财之道,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 供坚强财政保障。 新时代以来因时因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深化对财政宏观调控的规律性认识 蓝佛安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财政 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通过预算、税收、政府债券、转移支付等工具组合,发挥扩大总需求和定 向调结构的双重优势,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 整完 ...
财政部详解“十五五”时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六大重要举措
证券时报· 2025-10-31 14:05
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刊登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题为《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 署名文章,蓝佛安在文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把握历史方位和发展大势,全面擘画"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对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 用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全会部署,统筹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新时代以来因时因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深化对财政宏观调控的规律性认识 蓝佛安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通过预算、税收、政府 债券、转移支付等工具组合,发挥扩大总需求和定向调结构的双重优势,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实 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不搞大水漫 灌强刺激,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