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OFDI)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出海,大而不强?
虎嗅· 2025-08-06 09:47
中国企业“出海”的宏观表现 - 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478.5亿美元,占全球比重9.54%,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4043.16亿美元,26.08%)和日本(1840.22亿美元,11.87%)[2] - 从投资方式看,2023年中国对外绿地投资占全球比重达12%,仅次于美国(13%),而跨国并购投资仅占全球1%,位居第20位,显示绿地投资自2018年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4] - 从投资目的地看,2023年中国OFDI前三大目的地为中国香港(1087.7亿美元)、新加坡(131亿美元)和开曼群岛(87.3亿美元),美国以69.1亿美元位列第四[8] 投资目的地与行业分布特征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2023年中国对美国OFDI下降7.55%,而对墨西哥OFDI陡增185.08%,显示企业采取“迂回”战略通过墨西哥投资设厂再出口至美国[6] - 对东盟国家投资大幅增长,其中新加坡(104.28%)、印度尼西亚(68.01%)、越南(125.32%)和泰国(173.65%)增幅显著[6][7][8] - 2023年中国OFDI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贸易、制造业、金融服务、采掘业等七大行业,合计占比超过90%[6] 跨国企业微观表现对比 - 2023年全球前100家非金融类跨国公司中,中国内地有8家上榜,包括中石油、中化、中石化、华为、腾讯等,数量位列美国(22家)、法国(13家)等之后[9] - 中国上榜企业跨国化指数普遍较低(4%-37%),平均约为美国企业(平均约50%)的一半,且除华为和腾讯外多为能源、基础产业领域的央企[9][10] - 美国上榜企业行业分布多样化,涵盖医药、计算机、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且跨国化指数较高,如菲利普莫里斯国际(91.52%)和可口可乐(70.86%)[10] 企业“出海”方式与出口特征 - 实施OFDI的企业贸易模式多样,2013年数据显示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占33.6%,保税区及出口加工区贸易企业占22.26%,一般贸易企业占19.57%[11] - 从所有制形式看,私营企业占29.36%,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占13.1%,但近半数(46.47%)企业所有制信息缺失[11] - 实施OFDI的出口企业市场多元化程度更高,2013年“10+产品—10+市场”的企业占出口企业总数29%,其出口值比重达64%[12][13] OFDI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 - 针对美国市场,OFDI企业最热销产品的平均出口值显著高于非OFDI企业,例如拥有16种产品的OFDI企业排名第一产品出口值为2769万美元,而非OFDI企业为1750万美元[14][17] - 在同一目的地市场内,实施OFDI的出口企业销售产品种类更多,例如向美国出口的中位数OFDI企业销售3种产品,而非OFDI企业仅销售2种产品[18] - 跨市场销售数据显示,OFDI企业产品市场覆盖更广,其排名第一的产品在其他市场的重叠程度达80.51%,且平均每家企业的出口市场个数为27.53个,远高于非OFDI企业(15.53个)[21][22] 企业“出海”的理论基础与转型方向 - 企业成功“出海”需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OFDI方式对企业生产率要求最高,符合异质性企业理论中高生产率企业选择OFDI的规律[23][24] - 企业“出海”需从政府政策支持型转向市场效率导向型,这要求放松国内投资管制,允许民营企业自由参与各行业,为国际竞争奠定基础[25] - 微观企业异质性要求宏观政策更多关注“自下而上”机制,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有效组合有助于企业在全球产供链中平衡风险与收益[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