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升级

搜索文档
供需加速“适配” 服务全面“升级”
陕西日报· 2025-07-15 07:12
求职者心态变化 - 求职者心态更加积极主动,考公考编失利后及时调整择业方向,选择"先就业再择业"[2] - 应届生求职规划更务实,部分学生暂不考虑考研考公,专注通过招聘会找工作[2] -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与应届生叠加导致竞争加剧,毕业生求职选择更多元现实[2] -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反馈学生求职意愿强烈,积极回应每场招聘会信息[3] 用人单位招聘策略 - 企业校园招聘力度加大,选人标准从学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4] - 用人单位降低硬性门槛条件,不再唯"学历论""薪资论",招聘海报直接标注福利细节[5] - 年轻求职者更关注职场氛围与工作生活平衡,企业需通过软实力留人[5] - 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指出企业需兼顾"用薪"和"用心",凸显职业发展通道等人性化条件[5] 就业服务创新 - 高校建成66个就业服务驿站,提供"零距离"就业指导与信息推送[6] - 人社厅推动就业服务驿站年底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公共服务进校园[6] - 招聘会形式从大型综合类转向主题专场,提升岗位与专业匹配精准度[6] - 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包括AI简历修改、模拟面试和刷脸求职等新型服务[6] 政策支持 - 陕西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10条措施,制定政策清单强化存量与增量政策协同[7] - 人社厅实施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依托660个基层驿站提供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7]
全市零工市场年均帮助就业超10万人次
南京日报· 2025-06-20 11:10
零工市场发展现状 - 南京已建成1个省级示范零工市场和11个市级零工市场,年均帮助就业超过10万人次 [1][3] - 高淳区零工市场自2024年11月启用以来,已举办招聘会34场,帮助580家企业对接4400个岗位 [3] - 零工市场通过"小而精"的服务网络,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灵活就业从"权宜之计"向"发展通途"转变 [7][8] 传统零工市场创新 - 高淳地铁站零工市场采用"微市场"模式,嵌入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区域,破解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2][3] - 市场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如居家护理),并开发小程序实现岗位对接,单亲妈妈李姐带动5名邻居成功就业 [2][3] - 服务模式从单纯岗位匹配升级为"培训+就业"全过程生态,例如联合职业学校开设护理、收纳等实用课程 [6][7] 数字化零工市场探索 - 栖霞数字零工市场为全省首家数字化平台,运用VR技术实现"沉浸式试岗",智能系统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岗位 [4][5] - 数字化服务显著提升效率:某新能源企业招聘周期缩短60%,节省数十万元招聘费用 [5] - 创新服务惠及特殊群体,残疾人高双峰通过智能匹配和模拟面试培训,成功入职月收入4500元的装配工岗位 [5] 就业服务升级趋势 - 求职者从"有活就干"转向"技能选岗",劳动者议价能力提升,例如装饰公司招聘时发现多数求职者持有职业技能证书 [6] - 市场积极拥抱新业态,开设短视频制作、电商运营等免费课程,某班级20人中15人成功进入新媒体行业 [7] - 服务形态从单一岗位中介升级为职业发展平台,例如大学生王雨桐通过培训获得直播助理职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