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制造与东盟资源深度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制造与东盟资源禀赋、市场潜力深度融合
大众日报· 2025-06-08 09:22
山东制造与东盟合作升级 - 山东外贸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从传统加工贸易升级为技术、标准及产业生态共建[2] - 典型案例包括鹤洋木业在马来西亚的环保刨花板产业、泰国玲珑轮胎1720万条年产能基地、海尔智家泰国600万台空调工业园[2] - 合作模式涵盖原材料采购(如泰国橡胶)、本地化生产(海尔印尼冰箱)、产业链整合(临沂木业与马来西亚森林资源)[3][4][5] 企业本地化战略与产能数据 - 泰国玲珑轮胎依托当地橡胶资源建立首个海外基地,年产能超1720万条,成为集团全球化支点[3] - 海尔智家泰国工业园覆盖全系列空调产品,年产量超600万台,印尼勿加泗工厂年产能突破200万台并带动万人就业[4] - 鹤洋木业马来西亚产业园年利润贡献占公司总收益25%,采购成本比当地企业低30%,产量高1倍以上[5] 产业链生态构建 - 鹤洋木业与马来西亚企业合作输出管理体系和环保板材技术,计划共建更大产业园区吸引中小企业进驻[5][6] - 临沂市政府组织52家木业企业赴马参展,促成资源与技术对接[5] - 山东中欧班列东南亚集结中心落地老挝,玲珑轮胎通过班列一周直达当地,提升物流效率[7] 双边经贸互补性 - 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近7万亿元,东盟为山东最大贸易伙伴[7] - 山东在机电、汽车等领域具优势,东盟在农产品、橡胶等资源有禀赋,形成明显互补[7] - 专家建议推广原产地证互认、完善跨境电商配套体系以深化合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