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林草局与中国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积极培育林草特色产业
快讯· 2025-07-24 08:12
战略合作框架 - 国家林草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等重点领域 [1] - 合作围绕"三北"工程、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1] - 双方将共同支持创建林草科研平台,开展国土绿化、有害生物防治、种苗培育等核心技术攻关 [1] 科研与技术创新 - 合作将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力量,积极培育林草特色产业 [1] - 双方将加大草原科技人才培育,建立人才交流机制,打造草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1] - 合作旨在为草原科技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1] 合作机制 - 双方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研究草原科技重大问题 [1] - 将共同制定重大政策和技术研究清单,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1] - 合作目标是为实现草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
全国土地日:严守耕地红线 共筑粮食安全与生态根基(视频)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08:10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 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强调耕地保护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1]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持续下降,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净增加[1] -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1] - "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50万亩,比"十三五"压减约300万亩[2] 耕地保护措施 - 自然资源部强调耕地保护需要硬措施与社会共同意识相结合[1] - 开展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目标是让每寸耕地成为丰收沃土[2] - "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0%以上[2] - 自然资源部组织东北83个重点保护县地表基质调查,为黑土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持[2] 生态系统治理 - 耕地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关键要素受到重视[1] - 坚持"以水定地"原则,根据不同条件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1] - 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强调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1]
镜观·回响|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北疆实践
新华社· 2025-06-16 11:23
中国荒漠化防治进展 - 中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防沙治沙工作 强调筑牢"三北"屏障 [1] - 内蒙古作为全国防治荒漠化主战场 横跨西北华北东北三大区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生态建设指明方向 [5] - 内蒙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加强综合防治 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奠定基础 [9] 生态修复项目成果 - 贺兰山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显著增加 现有7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包括13种一级和62种二级保护物种 [10] - 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 水质净化功能增强 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成为260多种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11] - 新华林场经过60年治理实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为周边区域筑起生态防护"绿墙" [13] 创新治沙模式 - 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80% 林草植被覆盖率达58% 光伏治沙模式被广泛应用 [17] - 达拉特光伏基地由19.6万块光伏板组成 年发电20亿度 节约标准煤68万吨 同时治理5万亩沙漠 [18] - 磴口县光伏+生态治理项目2024年底并网发电 计划2025年6月完成工程固沙 [15]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柴河口林场作为大兴安岭南麓重要生态区 拥有9种国家一级和17种二级保护动物 以及多种珍稀植物 [20] - 保护区实施定期巡查和病虫害监测 精准防控生态风险 [20] 农业水利建设 -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面积达1100多万亩 作为全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 2019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