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综合防治

搜索文档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教育和荒漠化综合防治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8-16 09:23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抓紧抓细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 坚决克服松劲懈怠思想,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推动整改整治一抓到底、见行见效。要运用好学习教育的成效 和经验,进一步查漏补缺、改进提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规范 权力运行,严格制度执行,实现精准施治、标本兼治。要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 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聚焦加快建设文化强省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统筹联动、上下 协同、执行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推动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工作落细。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集中力 量、滚动实施一批文化领域重大改革事项、重要产业项目、重点民生实事,确保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8月15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听取全省加强荒漠化综合 防治和推进"三北"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审议《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 方案》。省委书记赵一德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 ...
镜观·回响|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北疆实践
新华社· 2025-06-16 11:23
中国荒漠化防治进展 - 中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防沙治沙工作 强调筑牢"三北"屏障 [1] - 内蒙古作为全国防治荒漠化主战场 横跨西北华北东北三大区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生态建设指明方向 [5] - 内蒙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加强综合防治 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奠定基础 [9] 生态修复项目成果 - 贺兰山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显著增加 现有7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包括13种一级和62种二级保护物种 [10] - 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 水质净化功能增强 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成为260多种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11] - 新华林场经过60年治理实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为周边区域筑起生态防护"绿墙" [13] 创新治沙模式 - 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80% 林草植被覆盖率达58% 光伏治沙模式被广泛应用 [17] - 达拉特光伏基地由19.6万块光伏板组成 年发电20亿度 节约标准煤68万吨 同时治理5万亩沙漠 [18] - 磴口县光伏+生态治理项目2024年底并网发电 计划2025年6月完成工程固沙 [15]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柴河口林场作为大兴安岭南麓重要生态区 拥有9种国家一级和17种二级保护动物 以及多种珍稀植物 [20] - 保护区实施定期巡查和病虫害监测 精准防控生态风险 [20] 农业水利建设 -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面积达1100多万亩 作为全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 2019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2]
赵刚主持召开省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6-10 06:36
"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 高质量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六期建设 分类做好工程核心攻坚区、协同推进区、巩固拓展区各项重点工作 [1] - 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荒则荒等原则要求 [1] - 持续加强防风治沙固土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1] - 强化省际和区域联防联治 健全责任落实、投入保障、监督考核等体制机制 [1] 中央巡视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 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和整改工作机制 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标本兼治、系统施策 [2] - 同步做好自然资源督察、财政监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压实责任、立行立改、分类施策 [2] - 把问题整改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 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各项工作 [2]
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一半,陕西荒漠化综合防治取得成效
中国环境报· 2025-06-06 22:19
荒漠化防治成效 - 陕西省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300余万亩,沙化土地面积从3600万亩减少到1835万亩 [1] - 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固定或半固定,建成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示范带等绿色生态屏障 [1] - 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00余万亩,降幅达82%,年均入黄泥沙量从8亿吨降至2.6亿吨 [1] - 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1] 重点工程与模式创新 - 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模式被联合国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1] - 陕西省制定《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行动方案》,推进科学化、规模化治沙 [1] - 西安、延安、榆林、咸阳等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1] 跨区域协作机制 - 陕西省储备入库"三北"工程项目32个,成立林业项目高质量推进工作专班 [2] - 榆林市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甘肃庆阳市等签署《毛乌素沙地区域联防联治合作协议》 [2] - 陕西省林业局与宁夏林业和草原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进黄河流域治理 [2]
【省林业局】陕西扎实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
陕西日报· 2025-06-06 06:43
荒漠化综合防治成效 - 陕西近年制定《陕西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行动方案》推进科学化规模化治沙 [1] - 1978年启动"三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6300余万亩 沙化土地从3600万亩降至1835万亩 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固定 [1] - 建成沿黄防护林示范带 陕蒙边界防风固沙带等连片生态屏障 形成大型防风固沙林带 [1] 生态治理数据突破 - 十八大后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200余万亩(降幅82%) 年均入黄泥沙从8亿吨降至2.6亿吨 [1] - 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实现"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转变 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获联合国誉为"世界治沙奇迹" [1] - 西安 延安 榆林 咸阳等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1] 跨区域协作机制 - 陕西成立林业项目专班和评审中心 储备32个"三北"工程项目 [2] - 榆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 甘肃庆阳 宁夏石嘴山等签署《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协议》 [2] - 陕西省林业局与宁夏林草局签订《荒漠化防治合作框架协议》推进黄河流域治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