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合精神

搜索文档
传承工合精神 开创事业新局
消费日报网· 2025-09-23 10:43
历史贡献与精神传承 - 协会在抗战期间组织建立3000多个工业合作社 为前后方提供物资保障并争取国际援助 [2] - 协会高举爱国抗战旗帜 通过兴办培黎教育和服务军需民生等方式为战争胜利作出历史贡献 [2] - 以"努力干 一起干"为核心的中国工合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需要被挖掘保护和传承 [3] 未来发展定位与方向 - 协会需坚持党的领导并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3] - 协会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凝聚会员共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为推进工业强国建设注入活力 [2] - 通过搭建两岸互通和国际交流平台 深化农工商全面合作以推动事业高质量大发展 [3] 组织建设与行业合作 - 协会87年来推动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合作 促进经济振兴和两岸交流 [2] - 加强自身建设并健全治理制度 提升会员归属感认同感以支持统一战线工作 [4] - 大会汇聚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等近500名代表参与 [6]
东西问丨柯马凯:由国际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如何团结中外并肩抗战?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6:49
工合运动历史背景 -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沿海工业遭战火摧毁 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和难民潮[2] - 国际友人海伦·斯诺提出组织失业工人组建工业合作社生产自救 并与埃德加·斯诺及路易·艾黎共同制定计划草案[2] - 1938年8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武汉正式成立 标志着工合运动全面启动[3] 工合运动规模与贡献 - 1941年合作社数量达约3000个 社员近3万人 援助超30万失业者和难民[3] - 生产涵盖纺织/铸造/皮革/军需品等500余种产品 为抗战前线输送大量物资[3] - 工合国际委员会从多国筹集价值上千万美元捐款和物资 并引进外国技术人员支援中国[6] 国际参与与人物事迹 - 宋庆龄在香港发起工合国际委员会 何明华任主席 委员包括斯诺/艾黎等国际人士[6] - 路易·艾黎作为实地工作秘书走遍非敌占区推动工合发展[6] - 乔治·何克(英国人)任工合西北办事处外事秘书 30岁时因感染破伤风在华病逝[7] 工合精神与文化影响 - 工合口号"努力干 一起干"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突击队用作冲锋口号 "Gung Ho"成为英语新词汇[9] - 好莱坞根据工合相关战役拍摄电影《工合》 使"Gung Ho"一词列入韦伯斯特大词典[9] - 工合精神体现国际主义与人道主义 推动中外团结抗战的国际传播[10][12]
“铭记二战历史能够指引我们更好前行”(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人民网· 2025-08-11 07:19
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与海伦·福斯特·斯诺通过《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和"红色中国",并如实报道中国抗日战争 [2] - 斯诺夫妇推动中国工合运动,为创建山丹培黎学校发挥重要作用,支持中国抗战 [2] - 国际社会通过斯诺夫妇等国际友人的努力,关注到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精神 [3] 中国抗战的历史意义 - 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军民坚韧战斗有效牵制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2] - 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基层抵抗、动员群众力量、鼓舞军民士气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 - 抗战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建设更美好生活,"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在当今中国青年与创新者中延续 [3] 美中二战时期的合作与启示 - 美中医护人员在极端艰苦条件下通力合作救治军民,体现两国团结协作的潜力 [3] - 二战时期同盟国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当今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深度契合 [3] - 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和平与希望的胜利,其合作精神可指引应对全球性挑战 [3] 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的使命 - 基金会致力于保存和延续海伦的遗产,通过教育、文化、商业等平台促进美中交流与理解 [4] - 基金会与中国西北大学等机构合作,将"海伦·斯诺"翻译大赛打造成品牌赛事 [4] - 基金会强调和平、正义、相互尊重等价值观是全球合作、稳定与共同繁荣的基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