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早期诊断
搜索文档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合作Cell子刊:利用细胞外囊泡蛋白质组和脂质组,早期诊断帕金森病
生物世界· 2025-11-10 12:05
研究背景与挑战 - 帕金森病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人口老龄化导致,目前既无根治方法也缺乏可靠的早期诊断策略[2] - 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因样本易于获取而受到关注,但其存在生化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加上外周蛋白干扰,限制了临床应用[2] - 细胞外囊泡所包含的蛋白质和脂质具有早期检测帕金森病的强大潜力,但尚未得到充分证实[2] 研究成果概述 - 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鼓楼医院团队于2025年11月5日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研究,表明细胞外囊泡来源的蛋白质和脂质具有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潜力[3] - 该研究为帕金森病的风险分层和疾病干预提供了一种临床适用的非侵入性策略[3][6] 研究方法与发现 - 研究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EVlent方法,对不同生命阶段的血浆细胞外囊泡的蛋白质组和脂质组进行分析,并通过平行反应监测进行靶向验证[5] - 研究发现与年龄无关和与年龄相关的细胞外囊泡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能够预测帕金森病的前驱期,并能将帕金森病与多系统萎缩区分开来[5] - 功能分析揭示了与帕金森病病理生理学相关的蛋白质-脂质相互作用,包括脂质介导的APOE信号转导的调控[5] - 整合假定的细胞外囊泡蛋白质的机器学习模型在不同年龄组中实现了稳健的分类[5]
帕金森病不只是“抖”,这个假期,留意身边老人的“慢、僵、倒”
贝壳财经· 2025-04-30 16:49
帕金森病概述 -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症状包括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1] - 非运动症状可能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20年就已出现,是早期识别的重要指标 [1][3] - 国内帕金森病患者人数达362万,预计2030年将增至500万,占全球患者一半 [2] 疾病特征与诊断 - 运动症状表现为"慢、抖、僵、倒",易被误诊为肩周炎或原发性震颤 [4] - 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嗅觉障碍、睡眠障碍等,是早期重要特征 [3][4] - 前驱期可长达20年,需结合遗传、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预测 [2] 治疗与管理 - 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治疗,无论是否影响生活质量 [4] - 需进行长期管理和全病程管理,涉及医生、患者、照护者等多方参与 [4] - 治疗目标包括当前症状控制和长期获益 [4] 行业现状 -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 [2] - 诊治率和识别率较低,早期漏诊、误诊问题突出 [3] - 老龄化加剧导致发病率持续上升,行业需求增长显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