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干法涂布工艺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潮涌先立樯,设备启新章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 固态电池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看好设备环节弹性 - **观点**:当前固态电池行业特别看好设备环节弹性 [2] - **论据**:新技术开启最先受益是资本开支环节,新产品和产线落地伴随大量订单快速兑现;行业基本面好,2027 年需求确定性强;工信部 60 亿研发专项资金推动 2027 年电池生产测试,当前是技术方案落地和设备导入阶段,今年将有大量订单落地 [2] 设备环节变化 - **前段极片制备**:固态电池采用干法涂布,省略湿法烘烤涂布步骤,可降低成本和减少溶剂使用;固态电池设备投资成本高于传统液态电池,单 GW 需求对应约 3 亿元投资,预计 2030 年设备成本将下降至与液态电池相当 [3][4] - **中段电芯模组生产**:多采用叠片机技术提升能量密度并减少对固态电解质成膜的损害,还需进行等静压过程解决固界面问题,等静压设备压力要求从几十兆帕提升到百兆帕级别 [5] 设备环节弹性大原因 - **观点**:设备环节弹性更大 [6] - **论据**:设备本身价值量提升,引入新供应链,进入锂电体系的设备供应商门槛高;材料环节未来长期存在不确定因素,需识别头部企业及供应商业绩弹性 [6] 固态电池板块行情及边际变化 - **观点**:当前固态电池板块行情热度及产业链波及范围超以往,预期边际变化更强,历史估值分位更高 [1] - **论据**:市场对固态电池认可度增强,工信部 60 亿补贴推动产业化落地,包括材料体系选择与资本开支 [7][8] 固态电池市场发展趋势 - 2026 年全固态动力电池逐步渗透,消费电子、EVOTO 机器人等领域率先导入;2030 年动力端从小批量过渡到大批量生产,渗透率约 4%-10%,需求约 212G 瓦时;2040 年渗透率预计达 20%,2050 年可能达 45%,对应 5T 瓦时需求 [3][12] 干法涂布技术应用前景 - 干法涂布技术适用于固体和液体锂离子,可省去溶剂使用并节省成本等,到 2030 年液体锂离子干法涂布需求预计约 70 多 G 瓦时,2030 年设备空间测算约 500 亿元 [13] 新增产能及设备订单预期 - 2026 - 2030 年新增产能约 200 多 G 瓦时,大部分在 2029 - 2030 年下单,2030 年新增订单预计可达 165G 瓦时,考虑稼动率和良率实际新增产能需求超 200G 瓦时;2040 年每十年变化约 200 多 G 瓦时,2050 年约 400 多 G 瓦时;2030 年设备空间约 500 亿元 [14] 设备投资及降本情况 - 当前液态固态电池设备投资成本比传统液态电池高 2 - 3 倍,单 GW 需求对应约 3 亿元设备投资;预计 2030 年设备成本从 3 亿多降至 2 亿多,最终回到 1.2 - 1.5 亿元;2030 年锂电设备整体需求将达 533 亿元,复合增速为 151%,快于电池端 139%的增速 [15] 锂电设备市场细分及关注环节 - 锂电设备市场细分包括前道、中道和后道产线,前道设备占 30% - 35%价值量;应重点关注前道设备、干法电极和等静压设备,干法电极受益最大;关注企业在锂电设备端的布局,如宏工、纳科诺尔和仙慧等公司 [16] 固态电池领域企业进展 - 大族、立元亨、海悟星和先导等企业已获得百兆瓦级别甚至 GW 级别订单,在 EVOTO 消费端及海外欧美日韩企业中导入固态设备订单;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上半年,动力端变化最大,易博通和消费端会持续导入大几兆瓦甚至几 GW 级别订单 [17][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固态电池制造工艺面临等静压设备压力要求高、焊接封装难度大等挑战;软包工艺能提高能量密度并缓冲应力,化成分容过程对材料体系、温度和压力要求提升 [1][10] - 除锂电设备外,还需关注材料体系特别是硫化锂和硫化物,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上半年可能是材料体系落地或技术路线选择的重要窗口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