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等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收拾了司马南之后,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了
搜狐财经· 2025-05-23 10:23
2025年3月,司马南因隐匿收入、虚假申报偷税被追缴罚款近千万元,其"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的双重人设崩塌,引发公众对"表演式爱国"的激烈批 判。他曾以"反资本"姿态抨击民企,却利用流量生意收割财富,甚至通过"阴阳合同"逃税,暴露了部分意见领袖将民族主义情绪异化为牟利工具的乱象。 这种"嘴上主义,心里生意"的逻辑,不仅消解社会信任,更加剧了民营企业家的焦虑,在舆论场中,他们既要应对市场风险,又要承受道德绑架的压力。 司马南的倒台,恰似一面照妖镜,映照出民营经济面临的非市场性困境:一是"人设经济"对企业家声誉的威胁,二是公权力与舆论场的双重不确定性。而 《促进法》的出台,正是对这些痛点的精准回应。法律首次明确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保护,禁止利用网络侮辱、诽谤,并要求侵权者赔偿实 际损失。这种制度设计,既为企业家穿上了抵御谣言的"法律铠甲",也为"司马南式舆论暴力"划定了红线。 Note to the le y 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落地,不仅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法治化进程迈入新 阶段,更因与公众人物司马南逃税事件的舆论共振,成为一 ...
最高人民法院:有效防范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
证券日报网· 2025-04-27 18:58
4月27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坚持严格公正司法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 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做实依法平等保护。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 经营权,做到合法权益依法平等保护、违法犯罪依法追究责任。 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 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严格区分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合法融资与非法集资、参与兼并重组与恶意 侵占国有资产、正当经营与违法犯罪等的界限,严格把握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坚决防止和纠正利用行 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有效防范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对在生产、经营、融资等活动 中的经济行为,虽属违法违规,但不构成犯罪的,依法宣告无罪,或者建议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对于涉 企新类型案件,应当依法审慎处理,必要时由上级人民法院依法提级管辖。强化涉企产权刑事案件申 诉、再审工作,健全有效防范、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 此外,通知提出,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和管辖工作,防止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依法规范适 用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和失信惩戒措施,最大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