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加大应急投资 夯实现代化治理能力基础
上海证券报· 2025-06-11 02:08
应急投资的重要性 - 应急投资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体现在提升城市韧性、践行国家总体安全观以及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三个方面[1][2][3] - 应急产业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特点,能够带动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等多个行业发展,形成庞大产业集群[5] - 应急投资将扩大内需与有效投资相结合,未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愈发显著[4][5] 应急建设现状 - 2019-2023年全国财政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领域支出达3.05万亿元,年均增长8.85%[8] - 2024年应急产业市场规模达2.4万亿元,预计2025年超2.8万亿元,其中应急装备产业规模突破9200亿元[9] - 应急产业呈现"国企主导、民企细分突破"格局,培育出新兴际华、中国安能、三一重工等领军企业[9] - 2024年东南亚地区采购中国应急通信设备规模增长52%[9] 技术创新进展 - 人工智能与应急产业深度融合,中国联通推出智慧应急应用体系实现智能监测与预警[10] - 新型救援装备如无人机、机器人广泛应用,在重庆山火事件中实现全流程自动化[10] - 全国部署大中型救援直升机140余架,23个省份开展航空应急救援业务[11] - 徐工集团DG101登高平台消防车刷新亚洲纪录,专门应对高层建筑火灾[11] 未来发展空间 - 韧性城市建设将带动大量投资,预计未来5年"平急两用"基础设施拉动1.95万亿元投资[13] - 2024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9397亿元,2028年将达1.23万亿元[14] - 应急通信行业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1%[14] - 家用应急产品市场规模2024年140亿元,配备率不足5%,未来有望达1000亿元[15] - 安全培训市场2030年将突破6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3%[17] - 巨灾保险2024年1-8月提供9万亿元风险保障,但赔付占比仅10%,发展空间巨大[18] 重点投资方向 - 韧性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生命线系统,智能化改造[13] - 应急装备:监测预警技术、应急通信技术、救援装备[14] - 物资储备:实现乡镇级储备库全覆盖,提升家庭应急物资配备率[15] - 应急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广VR技术及线上教学[16][17] - 巨灾保险: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保障机制,探索巨灾债券[18]
陕西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基层防线
陕西日报· 2025-05-12 06:53
防灾减灾演练活动 - 西安市地震局联合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举办6区8校联动的校园地震预警演练示范活动 主会场设在西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设置5个科目包括师生应急疏散、紧急救治、心理安抚、震后处置及应急保障等环节 [1] - 陕西各级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基层防线 [1] 安全隐患排查与科技应用 - 宝鸡市渭滨区"新渭骑士"队伍由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组成 利用工作之便排查安全隐患 参与灭火器材检查、燃气管道老化等问题排查 社区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和实操培训 [2] - 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建设智慧应急网格化管理平台 接入智能消防物联设备 在"九小场所"、"三无"小区安装智能烟感监测、智慧用电监测、声光报警等智能终端设备 实现烟雾浓度超标、电线过热等异常情况预警 [3] - 陕西建立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实时监测气象、水情、旱情、地质灾害、林火等信息 发现险情后向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群众发送预警短信 [4] 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西安市灞桥区红旗街道组建26人全科专职网格员队伍 2024年累计出动400余人次 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30余处 [5] - 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建立80平方米应急物资储备库 整合应急、水利、森防等部门物资 共六大类68种2300余件 包括棉衣、帐篷、棉被等生活类应急物资 [5] - 陕西整合省级专业应急救援资源 共有省级队伍27支1.4万余人、市级队伍477支2.4万余人、县级队伍484支1.8万余人 [6] 安全宣传与科普教育 - 陕西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7] - 黄龙县应急管理局编制防汛应急操作"口袋书" 发放给县防指成员单位和乡镇、村组干部 包含河流基本情况、防汛应急响应启动程序等内容 [8] - 西安市综合减灾科普馆运用VR、AR等科技手段 展示自然灾害场景 帮助参观人员了解灾害成因和避险逃生技能 2024年8月正式开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