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放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AI正在"吞噬"互联网?当浏览器变成围墙花园
36氪· 2025-10-14 08:59
行业核心观点 - AI技术发展正引发互联网权力结构的第三次变局,从人工筛选转向AI智能分发,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和用户选择权的进一步让渡 [1][3] - AI浏览器和应用的兴起,如Perplexity的Comet浏览器和OpenAI的ChatGPT应用功能,试图让AI成为操作系统和应用层之间的中介,争夺网络分发权力 [1][3] - 行业面临的核心矛盾是便利性与自主权之间的选择,AI提供高效信息获取体验的同时,可能削弱信息的多样性和用户的主导权 [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互联网历史上经历三次大变局:第一次是搜索引擎(如Google)的崛起,第二次是社交媒体信息流(如Facebook/Meta)的称霸,当前第三次是AI智能分发 [3] - 有观点认为AI可能导致技术民主化,使小公司也能提供之前只有大公司才能提供的复杂服务,这可能打破垄断而非加强垄断 [6] - 但主流担忧是各大公司正在用“AI围墙花园”取代开放网络,类似Google和Meta过去的集中化过程正在“AI便利性”的名义下再次发生 [1] 技术发展趋势 - AI浏览器(如Comet)和应用(如ChatGPT Apps)的新功能声称可以在其平台内“托管”网站,用户不再直接访问网站,而是通过AI“翻译”后的版本 [3] - 内容“过度定制化”是深层趋势,未来内容将极其精确地针对个人需求生成,导致信息环境高度分割 [5] - 技术发展被认为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开放性和自主权仍取决于用户和社区的选择 [6] 商业模式与盈利逻辑 - 商业逻辑的核心是通过广告盈利建立市场地位,在AI时代广告可能变得更加隐蔽和有效,AI可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植入商业信息,用户难以识别和抵抗 [5] - 所有玩家最终都试图通过广告盈利来建立自己的地位 [5] 行业历史与用户行为演变 - 行业从早期互联网充满创造力、混乱和可能性的“野性”状态,转向严重审查和控制的环境,信息获取越来越依赖少数超级平台的算法推荐 [4] - 用户行为从通过超链接在知识海洋中主动遨游,转变为依赖AI直接提供“最优解”,可能削弱独立思考和选择能力 [4][5] - 有观点指出AI驱动的浏览器不过是围堵开放网络的又一次尝试,这种担忧在互联网发展史上并不新鲜 [6]
AI正在“吞噬”互联网?当浏览器变成围墙花园
虎嗅· 2025-10-13 17:14
AI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Perplexity推出Comet浏览器,OpenAI发布ChatGPT应用功能,引发行业对AI平台争夺信息分发主导权的关注[1] - AI浏览器试图成为操作系统和应用层之间的中介,重新争夺网络分发权力[3] - 互联网正经历第三次变局:从人工筛选转向AI智能分发,类似此前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崛起带来的行业格局变化[3] 用户行为与信息生态影响 - AI浏览器让用户不再直接访问网站,而是通过AI"翻译"后的版本获取信息,AI成为信息守门人[3] - 信息获取越来越依赖超级平台算法推荐,取代了早期互联网通过超链接在知识海洋中自由探索的模式[5] - 内容过度定制化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为自己定制的信息,削弱共同话题和认知基础的形成[5] 商业模式与盈利动机 - AI平台最终试图通过广告盈利建立市场地位,在AI时代广告可能变得更加隐蔽和有效[5] - AI可以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植入商业信息,用户甚至意识不到正在被营销,这种形式比传统广告更难识别[5] 技术民主化与行业机会 - AI技术可能带来民主化效应,使小公司也能提供之前只有大公司才能提供的复杂服务,这可能会打破垄断而非加强垄断[6] - 技术发展不可避免,开放性和自主权仍然取决于用户和社区的选择[6] - 任何人仍然可以制作任何类型网站,不必担心大型平台对网站形式的限制[7] 行业发展趋势与用户选择 - 用户面临便利性与自主权的权衡,AI浏览器提供高效信息获取体验,但可能牺牲信息多样性和观点碰撞[7] - 需要保持对AI工具便利背后可能存在控制的警觉,关注数据隐私和算法透明度[7] - 支持开源和去中心化技术,通过消费选择为多元化信息环境投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