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定边县:“梭鱼”跃入千年盐湖 “土鸡”鸣唱生态乐章
环球网· 2025-07-09 10:25
盐湖海鲜养殖产业发展 - 定边县自2021年起探索盐湖水产养殖,已成功引入南美白对虾、青蟹、花蛤及梭鱼等品种,并尝试盐碱地散养土鸡的循环发展模式[1] - 梭鱼作为高经济价值鱼类,首批3000尾苗种从山东东营引入花马池盐湖进行适应性测试[1][3] - 公司采用分类养殖模式,包括虾贝鱼混养、鱼虾混养及单一品种养殖,以探索最优盐湖养殖方案[3] 技术创新与养殖模式突破 - 通过陆基圆桶工厂化养殖模式结合阳光大棚控温技术,实现活虾全年无间断上市,首批虾预计半个月后产出[3][5] - 建成18个陆基圆桶养殖池,支持错峰投苗与上市,解决西北地区季节性养殖限制[5] - 与宁波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死虾加工饲料技术,将废弃虾转化为含虾青素的鸡饲料,延伸产业链至禽蛋产品[5] 智慧化与生态协同发展 - 计划2023年启动智慧渔业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生物生长状态并实现自动投喂,提升科学养殖效益[5] - 盐湖生态养殖吸引遗鸥、白鹭等候鸟栖息,形成水产养殖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海鲜湾"景观[7] - 产学研合作平台持续推动盐湖资源开发,涉及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机构[5]
济源跑出产业转型加速度
河南日报· 2025-07-04 07:30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采用全球首创新型火法炼锌技术,较传统锌冶炼降低能耗约30%、减少污染物排放40%以上,年产15万吨高纯锌项目已开工 [1] -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实现6N高纯碲、镉、锌、铟量产,7N高纯碲、镉将于8月量产,推动公司从原材料龙头向新材料强企转型 [1] - 济源钢铁研发全球首创不交换电极抽锭式气氛保护工艺,生产超高纯净度电渣钢锭,应对行业竞争 [2] 产业链延伸与新兴布局 - 金马能源构建"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每年为洛阳石化输送氢气7亿至8亿立方米 [2] - 万洋集团利用工业副产品硒资源生产硒产品,年产值达1500万元,布局大健康赛道 [2] - 济源推动传统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实施"332"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3] 产业集群与经济效益 - 济源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年总产值近2000亿元,钢产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均向千亿级迈进 [4] - 全区循环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超30%,规上企业均实现超低排放 [4] - 政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一对一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3]
海南航运环保基地正式启用 实现船舶污染物“船-港-厂”治理闭环
海南日报· 2025-07-03 07:50
海南航运环保基地启用 - 海南航运环保基地正式启用 作为全省首个船舶水污染物专业处理设施 将破解海南船舶污染物外运处置的历史难题 补全"船-港-厂"治理闭环 [1][2] - 基地由海南中远海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占地面积约40亩 利用现有5000吨级码头和岸线资源 为船舶污染物接收提供码头接卸服务 [2] - 项目一期建设规模3万吨/年 建设涵盖储罐区 污水处理设备区及服务用房区 未来将拓展提升脱硫塔废水 压载舱水等污染物处理能力 [2] 基地发展规划 - 未来将建设"全要素 一站式"航运环保标杆基地 打造成海南自贸港生态治理示范窗口 [2] - 中远海运集团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究开展"脱碳航运走廊"试点 联合海事部门共建船舶环保数据库 [3] - 研究充分发挥澄迈县福山凹陷地下二氧化碳封存空间资源优势 建设全球首个航运船舶CCUS基地 [3]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基地启用将有力支撑《海南省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实施 对央地创新合作模式有引领作用 [3] - 中远海运集团深化与海南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 助力海南航运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3]
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双碳”引领,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
新华日报· 2025-07-02 05:42
绿色化工园区建设 - 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入选2024年绿色化工园区(建设期)单位名单 园区始建于2003年 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 现有企业60余家 [1] - 园区以"双碳"目标为引领 聚焦"清洁生产 标杆培育 智慧赋能"三大任务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1] 清洁生产体系创新 - 系统重塑园区清洁生产审核体系 从简化审核流程 优化评价体系 建立审核平台三方面入手 [2] - 2022年获批国家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2024年通过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改委评估 [2] - 简化清洁生产审核流程 将传统7大阶段35个步骤简化为3个环节 提高审核效率 节省审核费用 [2] - 建立《园区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选取符合清洁生产理念的一 二级指标 科学设置权重和标准值 [2] - 搭建清洁生产审核平台 嵌入智慧园区管理平台 构建"企业填报—园区初审—专家审核—问题反馈"全流程线上闭环 [2] 绿色企业培育机制 - 构建"准入—培育—示范"阶梯式发展体系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3] - 出台《入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严禁工艺落后 高风险 高耗能 高污染项目入园 优先布局有机新材料 生物医药 电子化学品等新兴产业 [3] - 在全国化工园区中率先全面推行ESG实践 邀请罗兰贝格专家团队开展专题培训 [3] - 开展"绿色示范企业培育"行动 "十四五"以来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 国家绿色设计产品2项 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2家 省级绿色工厂5家 宿迁市"绿色标杆"示范企业5家 [3] 智慧园区建设 - 深度融合物联网 AI 区块链等技术 构建"空天地一体 全要素联动"智慧管理体系 [4] - 入选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名录 智慧园区平台项目获"数据要素×"大赛江苏省分赛优胜奖 [4] - 构建立体监测网络 建成大气监测体系 安装污水在线监测设备300余台 雨水在线监测设备180余台 地表水监测站5个 [4] - 建成环境检测中心 配备设备100余套 可实现109项CMA认证项目检测 [4] - 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接入环境指标传感器800余个 对污水 雨水 废气排口及管网实施全流程监管 [4] - 建立水资源管理系统 获批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 建立能源管理系统 动态监测企业水 电 气使用情况 [4] 园区发展成效 - 实现重大环境风险"零发生" 群众环保投诉数量大幅下降 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5] - 近3年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全区 全市占比分别达75% 50%)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全区 全市占比分别达60% 21%) [5]
专家田间地头“传经送宝” 人才赋能农牧业绿色发展
内蒙古日报· 2025-07-01 19:46
专家服务基层项目 - 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主办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专家服务团活动 8位来自中国科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顶尖专家深入鄂尔多斯开展技术指导 [3] - 活动聚焦绿色肥料研发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土壤修复 病死畜禽处理等领域 通过技术指导 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等形式解决基层技术难题 [5] - 服务团采用"服务专家—企业需求—智力输出—成果转化"模式 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 农牧民合作 加速产学研融合 [9] 技术突破与成果 - 在两宜生物生产车间 专家通过降低曝气时间 调整pH值 加入尿素辅助发酵等措施 实现羊粪堆肥工艺突破 使羊粪一次堆肥即可达标 [7] - 专家团在5天内深入鄂尔多斯盐碱地科技创新基地及多个村镇 通过田间示范 产业对接解决种养技术瓶颈 推广绿色循环模式 [9] 项目规模与影响 - 该服务团为2025年人社部批复的全国63个专家服务团之一 内蒙古自2011年启动专家服务基层行动以来已开展330余期活动 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 [9] - 活动惠及数十万基层农牧民 为农牧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9] 企业反馈 - 两宜生物科技集团表示专家前沿技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解决长期技术难题 [1] - 牧乐源种养殖合作社称活动不仅解决生产难题 还成功对接科研院所等产业链资源 [9]
广州港今年前5月二手车外贸出口同比增415.4%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00:28
广州港二手车出口业务增长 - 2023年1月至5月广州港外贸出口二手车同比激增415.4% [1] - 二手车出口业务成为新生力量 [1] - 2023年广州港引入南沙区首家二手车出口服务基地 [1] - 2023年1月至5月该服务基地业务量同比增长170% [1] 出口通关效率提升 - 南沙海关通过"智慧海港""智能监控"平台实时掌握出口车辆信息 [1] - 出口汽车抵港后1小时内完成查验放行 [1] - 通关时间成本大幅压缩 [1] 汽车出口综合平台建设 - 广州港正建设功能高度集成的汽车出口综合平台 [1] - 依托港口优势和密集航线网络 [1] - 南沙汽车口岸构建"一中心、一园区、一平台、N个海外仓"生态体系 [1] - 提供从装卸到数字贸易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1] 南沙汽车出口基地服务能力 - 2023年投入运营的上牌服务站已完成超1万辆二手车转移待出口业务 [2] - 为新车及二手车出口提供上牌、转让待出口、销户等服务 [2] - 预计2025年业务量将保持增长 [2]
157万余尾鱼虾放流珠江,番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亮点多多
南方农村报· 2025-06-24 23:3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 2025年6月24日番禺区在海鸥岛水生资源增殖再生平台举行增殖放流活动 投放鱼苗虾苗157万余尾 包括草鱼 黄鳍鲷 鲮鱼 白鳝 九节虾等多个种类 [2][3][5] - 番禺区连续44年举办公益性增殖放流活动 近五年累计投放各类鱼苗虾苗超550万尾 [6][7] - 通过科学布局优化放流品种与数量结构 水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丰富 本地特色物种如黄鳍鲷 麻虾等种群数量呈现回升态势 [7][8][9] 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 番禺区持续开展巡河护水 水环境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不断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10][11] - 建立名优渔业治理模式标杆 包括名优养殖尾水治理模式 陆基异位处理模式 "三池两坝"工艺模式等多种养殖尾水处理标杆性治理点 [14][15][16] - 引导推广名优渔业品种 如笋壳鱼 忘不了鱼 澳洲银鲈 班节对虾 南美白对虾等 采取生态混养 减少尾水排放 [17][18][19] 渔业发展成果 - 番禺区名优渔业以绿色循环发展为主线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1][12][13] - 名优渔业区域公共品牌"番禺优鲜"通过生态养殖模式增添健康底色 [19] - 活动由番禺区委书记黄彪 区政协主席邓耀棋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健雄 区政府副区长郭洪杰等领导及相关部门 行业协会 渔业企业代表参加 [20][21][22]
甘肃张掖:绿色信贷赋能粮储系统低碳转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4 20:32
项目概况 - 兰州银行张掖分行向张掖市粮油储备库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分布式光伏项目专项贷款,推动"低碳粮仓"转型 [1] - 项目为甘肃省首个粮库屋顶光伏项目,装机容量397.6千瓦,在3000平方米粮库屋顶铺设560块高效单晶硅组件 [1] - 项目于2025年3月26日启动建设,通过工艺优化使工期缩短50%,仅用2个月实现全容量并网 [1] 技术特点 - 采用"柔性并网+智能监测"技术,攻克粮库粉尘环境下的设备防护难题 [2] - 建设团队优化预制构件吊装、智能逆变器集群调试等工艺 [1] 经济效益 - 项目年发电量64万千瓦时,可满足粮库全年用电量的75% [1] - 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约电费近20万元 [1] 生态效益 -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0吨 [1] - 光伏板使库内温度平均下降3-5℃,改善粮食储存条件 [1] 运营模式 - 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经营模式 [1] 行业影响 - 为甘肃省同类项目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 - 张掖市计划在10家国有粮食企业全面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2] 银行举措 - 兰州银行张掖分行成立绿色信贷工作专班,增加绿色金融供给 [2] - 该行将持续参与地方绿色产业支持,助力粮储系统绿色转型 [2]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 夏至走进现代牧业果香源牧场看“花海养牛”
中国经济网· 2025-06-23 14:01
智慧牧场建设 - 牧场配备智能精准饲喂TMR系统、自感应风机、精准喷淋装置及全自动恒温饮水槽等智能设备[3] - 通过智慧牧场中控大厅实现采购、饲喂、挤奶、诊疗、管理等全流程实时监控[3] - 数智化管理精准掌握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与生产性能,提升奶牛生产性能[3] 绿色循环发展 - 牧场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利用太阳能建设光伏电站,日发电量稳定,降低运营成本[5] - 延伸产业链打造百亩芍药观光园,结合奶牛科普展示与乳文化博物馆[5] - 为消费者提供集观赏、学习、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场所,展示现代化乳业魅力[5] 奶源品质保障 - 先进设备与技术、严格管理监控体系为蒙牛提供稳定优质奶源[7] - 每滴牛奶源自健康奶牛,蕴含纯正品质与丰富营养[7] - 品质满足蒙牛高端奶源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乳制品[7]
龙头股份: 龙头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19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7.70亿元,同比下降0.4%,预算完成率99% [4] - 利润总额4,778万元,同比增长86.2%,大幅超额完成预算目标 [4] - 归母净利润3,999万元,同比增长151% [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0,386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4] - 品牌业务收入10.84亿元,同比下降3%,外贸业务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4% [20] - 物业租赁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5% [20] 财务指标 - 资产现金回收率12.02%,营业现金比率11.58%,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23] - 应收账款周转率6.52次,存货周转率1.84次,资产周转效率改善 [23] - 资产负债率53.47%,较上年下降4.56个百分点 [24] - 带息负债比率37.83%,较上年下降6.52个百分点 [24] - 流动比率1.57,速动比率1.17,偿债能力增强 [24] 业务发展 - 持续深化品牌"五力支撑体系"建设,线上线下销售额稳步增长 [6] - 加大研发投入,成功突破多项面料关键技术,新产品市场表现良好 [6] - 积极开拓3-6线市场,单店运营质量提升明显 [6] - 参与"双循环"发展格局,优化品牌出海运营策略 [26] - 推进组织架构扁平化改革,运营效率提升,人均创利快速增长 [5] 公司治理 - 2024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7次,审议议案44项 [9] -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13次,充分发挥专业决策支持作用 [10] - 独立董事召开专门会议2次,积极履职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10] - 2024年发布定期报告4份,临时公告41项,首份ESG报告 [8] - 召开3次业绩说明会,回复投资者互动平台问题68条 [11] 2025年计划 - 营业收入预算17.30亿元,利润总额预算4,600万元 [26] - 推进董事会换届工作,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12] - 科学编制"十五五"战略规划,聚焦主责主业 [12] - 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13] - 深化ESG理念与实践,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 [14]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8元,分红比例40% [28] - 连续两年实施现金分红,累计分红2,109.5万元 [29] - 2024年高管薪酬总额419.6万元,监事薪酬总额74.9万元 [30] 重大事项 - 2025年计划申请银行综合授信额度不超过13.50亿元 [42] - 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不超过1.90亿元 [43] - 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年累计签约金额不超过1.50亿美元 [49] - 使用不超过2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国债逆回购和委托理财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