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搜索文档
湛江对虾:养殖加工双领先,供应链布局通达全球
南方农村报· 2025-10-28 18:00
湛江对虾:养殖 加工双领先,供 应链布局通达全 球_南方+_南方 plus 10月26日,湛江 海产品推介暨海 鲜品鉴会在贵州 省贵阳市成功举 办。会上,全联 集采水产品(广 东)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 称"全联集采") 销售总监陈远系 统介绍了湛江作 为"全国对虾核 心产区"的产业 底气,并分享了 全联集采在构建 全球化、数智化 水产品供应链平 台方面的战略布 局与成果,向西 作为本次推介会 的重要参与方, 全联集采定位为 全球数智化水产 品服务平台。陈 远介绍,全联集 采通过整合水产 品国际贸易、加 工、仓储、物 流、销售等环 节,提供从产融 结合到智慧空间 的全产业链一站 式服务。 全联集采水产品(广东)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远 据了解,全联集 采的核心竞争力 在于通过"智能 +"供应链实现物 流、信息流、资 金流和服务流 的"四流合一" , 赋能产业数智化 升级。其全球贸 易网络规模显 著,全球总贸易 额超过240亿 元,其中与厄瓜 多尔的总贸易额 达160亿元,与 印度的总贸易额 为80亿元。 陈远披露一系列 关键数据,印证 湛江在对虾领域 的核心地位: 2024年,湛江海 水对虾养殖量占 全国总量 ...
特色产业惠民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7 07:00
优势作物智能加工 - 艾力努尔公司从传统磨坊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采用低温、低压、低速的自动化面粉加工工艺 [4] - 公司产品线从基础面粉延伸至高附加值食品,包括多种特色馕品以及依托恰玛古开发的冻干粉、原浆等,产品行销新疆内外 [4] - 公司吸引本地大学生就业,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参与产品研发,员工关系融洽,人员稳定性高 [4] 现代棉纺织数智化 - 阿瓦提利华纺织公司实现棉纺织全流程现代化,使用高速梳棉机、自动落纱装置、自动换桶装置和机械臂码垛,自动化程度高 [5] - 公司开发专属APP,可实时监控每日细纱产量、功效能耗、机台运行状态,产线自动化提升了对员工软件操作技能的要求 [5][6] - 智能化转型使一线工人角色转变,主要工作集中于操作控制软件、进行复杂判断和精细调整,而非体力搬运 [5] 戈壁设施农业创新 - 柯坪县绿色戈壁设施农业公司在戈壁滩上建设总建筑面积1500亩、200多座新型日光温室,采用沙土栽培模式,不占用原有耕地 [6][7] - 种植品类多样,包括番茄、豇豆、黄瓜等应季蔬菜,以及芒果、凤梨、火龙果等热带水果和安吉白茶、龙井茶 [7] - 公司利用技术支持开展内陆海鲜养殖,拥有30多万尾罗氏沼虾和400多公斤蟹苗,南美白对虾市场反响良好,计划2026年建设第四期设施并开拓中亚市场 [7][8] - 项目创造长期就业岗位160余个,有效促进本地居民增收,有员工因表现突出晋升为管理岗位并在城镇购房 [8] 骆驼养殖产业化 - 柯坪县万峰骆驼养殖基地实现规模化养殖,存栏量从传统散养约8000峰增长至5.6万峰,规模位居全疆第一 [9] - 产业形成全链条发展,驼奶年产量7500吨,开发30余种驼系列产品,结合旅游收入,全产业链产值达20亿元 [9] - 政府推出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对购入标准种公驼的农户每峰补助3000至5000元,对建设标准化圈舍采用"先建后补"奖励 [9] - 企业推行"六统一"合作模式,农户可将骆驼寄养企业,每峰每年可获得1500元分红,并由企业承担全部投资养殖风险,该模式已解决1000余人就业,实现户均增收5万元 [10][11]
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央视网· 2025-10-26 10:28
一批关键技术品种也取得突破。通过实施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专项,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 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培育的 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我国启动种业振兴行动以来,目前已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农作物自主选育 品种占比超过95%。 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以来,种质资源基础加快打牢。基本摸清全国农业种质资源家底,目前,长期保 存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分别为58万份、140万份和14万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大豆、玉米 资源基因型鉴定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我国种源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升。中央财政五年累计安排10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现代化水 平提升,国家级种业基地供种保障率由2021年的70%提高到78%,并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构建了国家 种业企业阵型,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责任编辑:谭梦桐) ...
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央视网· 2025-10-25 19:56
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以来,种质资源基础加快打牢。基本摸清全国农业种质资源家底,目前,长期保 存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分别为58万份、140万份和14万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大豆、玉米 资源基因型鉴定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我国种源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升。中央财政五年累计安排10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现代化水 平提升,国家级种业基地供种保障率由2021年的70%提高到78%,并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构建了国家 种业企业阵型,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我国启动种业振兴行动以来,目前已取得一批标 志性成果,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一批关键技术品种也取得突破。通过实施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专项,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 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培育的 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
海鲜“消费地图”拓展的启示(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01
消费市场潜力与趋势 - 消费潜力源自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需求升级 [2] - 14亿多人超大规模市场持续升级,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4] - 消费市场扩容印证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3]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通” - 交通物流的进步是引领消费变化、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重要发力点 [1][2] - 日益完善的物流网络支撑“海鲜下乡”等趋势,降低消费成本并提升消费品质 [2]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某生鲜平台帝王蟹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85%,二线及以下城市消费增速远超北上广 [1]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新” - 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新玩法、新场景(如赛事经济、首发经济)来撬动消费发展增量 [3] - 传统消费如餐饮通过样式出新、场景出新、模式出新挖掘新潜能,回应消费者从“吃饱”到“吃好”的需求升级 [3] - 湖北武汉的花车巡游凭借主题内容吸引近10万市民游客围观 [3]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质” - 以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为消费增长提供源头活水 [3] - 新疆在峡谷和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2024年三文鱼加工产量超5000吨,产品品质高、价格实惠 [3] - 去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7366万吨,同比增长3.5%,批发市场成交量额实现双增长 [1] 具体行业与品类表现 - 海鲜消费日渐大众化,高品质海鲜突破地域限制,曾经在中西部城市是稀罕事 [1] - 甘肃兰州部分海鲜品类相比上半年降价超30% [2] - 咖啡经济、鲜花经济、宠物经济等业态在县城茁壮成长 [3]
记者手记:养殖是“祖业”也是“新业”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3:35
文章核心观点 - 临夏州养殖业呈现“祖业”与“新业”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传统牛羊养殖通过现代化升级焕发新活力,同时蛋鸡养殖、智慧水产等新赛道借助科技与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1][6][8] 传统牛羊养殖产业(“祖业”) - 牛羊养殖是临夏州延续千年的支柱产业,东乡县“东乡贡羊”品牌价值突破63亿元,并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4] - 产业模式从“散养”转变为“规模化”,政策创新推行“任务奖励制”,将补贴与出栏量挂钩,建立资金回访机制,激发养殖积极性 [4] - 广河县超过71%的农户从事养殖,形成由3.5万户养殖农户、636家牛羊养殖合作社、418家规模养殖场构成的庞大养殖体系 [4] - 现代化技术得到应用,例如羔羊佩戴电子耳标实现全程追溯,现代化设备进行精准饲料配比和投喂 [4][5] - 产业链不断完善,产品通过冷链销往全国,并成为国家赛事指定食材 [5] 新兴养殖产业(“新业”) - 蛋鸡养殖代表企业众博养殖场实现高度自动化,鸡蛋从产出到入库全程无需人工触碰,每枚鸡蛋带专属二维码可追溯,年产值超8000万元 [6] - 蛋鸡养殖技术升级,引入种鸡强制换羽技术以延长养殖周期,并对鸡舍环境、光照进行精准调控 [6] - 永靖县发展陆基循环水智慧水产养殖,智能控制系统运行,项目填补当地高端水产养殖空白,推动渔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6][8] - 智慧水产养殖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例如南美白对虾养殖车间使用直径10米的虾池 [8]
节后价格回落!山东青岛“平价海鲜”迎来选购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12 16:38
市场整体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海鲜市场价格呈现逐渐回落态势 [1] - 各大海鲜市场货源充足 [1] - "平价海鲜"迎来消费者选购热潮 [1] 主要品类价格动态 - 梭子蟹价格回落最为明显 节前部分摊位价格一度达每斤160元 当前价格区间为每斤70至100元 [5] - 多宝鱼 老虎斑等养殖鱼类货源充沛 [7] - 八带鱼 笔管鱼 小海兔等小海鲜品类也出现降价 [7] 消费者行为 - 不少市民穿梭于摊位间挑选海鲜 [3] - 许多消费者是冲着节后海鲜降价而来 [3] - 梭子蟹 南美白对虾 刀鱼 黄花鱼等是主要选购品类 [3]
“十四五” 科技驱动 “大食物” 迭代 百姓餐桌选择更丰富、营养更优
央视网· 2025-10-11 16:54
蔓越莓产业进展 - 黑龙江抚远市4200亩蔓越莓种植基地正处收获季,采用打果机进行水中采收 [1] - 抚远市蔓越莓研发中心正对搭载"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的蔓越莓种子开展太空育种实验,利用太空强磁场、强辐射、微重力环境进行空间诱变育种 [3] - 科研团队通过多次太空及地面对比实验筛选优良株系,计划将太空种苗进行大田实验种植以选育推广优良种苗 [5] 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供应 - 云南鹤庆566亩蓝莓基地即将进入集中采收季,种植的"南高系列大果蓝莓"平均果径达20毫米,较普通品种长5毫米 [7] - 广西丘陵山地发展牛油果种植,新疆冷水湖开展三文鱼规模化养殖并稳定供应市场 [9] - "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推动品种迭代升级,国产南美白对虾、云南咖啡豆、新疆番茄酱等本土物产以优异品质和更高性价比与国际品牌竞争 [10]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成效 - 我国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底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较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 [15] - 2024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较2020年增长12.3%,水产品总产量持续36年居全球第一 [15] - 我国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5]
太空育种、机械采收……科技创新让“隐藏款”特产走向全国
齐鲁晚报· 2025-10-11 16:51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 - 农机技能提升和单产增加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助力粮食增产[1] - 现代化农业生产网络从育种到装备制造协同响应市场需求[1] - 黑龙江抚远市4200亩蔓越莓基地采用打果机等机械化方式收获,并利用"神舟十六号"飞船搭载的种子进行太空诱变育种实验[4][6] - 云南鹤庆566亩蓝莓基地种植"南高系列大果蓝莓",平均果径达20毫米,比普通品种长5毫米,采收期可持续至次年4月底[7] - "十四五"期间持续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品种迭代升级[7]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 - 食物来源日益多元,包括耕地、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10] - 我国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目标是建立结构更优、韧性更强的中国特色体系[9][12] - 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较2020年增长12.3%,总产量连续36年居全球第一[12] - 2023年底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较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12] - 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2] 特色农产品本土化与竞争力提升 - 各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如广西丘陵山地种植牛油果,新疆冷水湖规模化养殖三文鱼[7] - 国产南美白对虾、云南咖啡豆、新疆番茄酱等本土物产品质和性价比提升,与国际品牌竞争[7] - 蔓越莓太空育种实验旨在筛选生长优、品质佳的株系,后续将进行大田实验以选育优良种苗推广[6]
内陆省份,正在悄咪咪变成「海鲜」大省
36氪· 2025-10-03 21:37
新疆渔业发展现状 - 新疆作为内陆省份,水域面积达1145万亩,位居全国第四,水产总量从2006年的8.5万吨增长至去年的19.25万吨,成为西北五省的渔业领头羊 [6] - 行业利用新疆丰富的盐碱地资源,通过人工调配水体盐度(如将9‰盐度的盐碱水调配至南美白对虾适宜的5‰)来实现海鲜陆养 [7] - 行业具备地广人稀、电力充沛、地皮便宜的成本优势,为增氧、保温、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竞争力 [7]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品种问题通过引进解决,从最初仅2-3种土著鱼发展至现有32种鱼及青虾、河蚌等水产品,包括引进俄罗斯高白鲑、美国虹鳟鱼、澳洲龙虾等 [8] - 运输难题依赖空运优化,大闸蟹等水产品陆运损耗率高(55小时运输仅能存活5-6天),空运可将时间缩短至4-5小时,但推高了成本 [10] - 销售渠道仍存瓶颈,大型养殖户可依赖内地经销商接货,但个体户的水产多限于本地消化,外销内地存在困难 [10] 行业增长潜力 - 企业数量显著增长,2023-2024年间新疆新增渔业相关企业超300家,吸引沿海地区资金与技术投入 [11] - 行业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引进,在内陆地区开拓出"蓝色经济"模式,实现海鲜自给并向外拓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