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质量

搜索文档
【百人会百人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张琳:合资2.0时代,我们在研发端追赶“中国速度”
新华财经· 2025-07-03 16:00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新趋势 - 德系企业在华战略核心为"在中国,为中国",研发本土化成为最鲜明特征,标志着"合资合作2.0时代"开启 [2]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调查显示70%会员企业将加大在华投入,其中78%重点投资研发领域 [2] - 德系整车企业新能源产能布局已完成(如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奔驰顺义工厂),未来数年无新增产能计划 [2] - 供应链合作从"链式"转向"网状",德企与中国初创公司开展早期研发支持与陪伴式成长 [2] - 德企通过金融投资深化在华布局,涉及自动驾驶、芯片等领域合资合作 [3][4] 德企在华2.0阶段特点 - 核心转变在于将0到1的研发环节落地中国,实现"德国质量+中国速度"协同(如博世、舍弗勒案例) [7] - "中国速度"被定义为新技术快速迭代与产品端快速应用,而非单纯加班文化 [6] - 长期主义为德企40年在华发展核心经验,建议中国出海企业借鉴该战略定力 [5][6] 中国车企出海欧洲建议 - 需明确欧洲市场定位(消费市场或终极市场),保持战略连贯性与敬畏心 [11] - 合规性为最大挑战,全生命周期合规要求可能被当地监管放大为品牌风险 [11] - 产品选择需本土化适配,中国爆款车型未必符合欧洲消费者需求与口味 [11] 欧盟电动车发展瓶颈 - 充电基础设施普及度不足制约产业发展,中国经验值得借鉴 [9] - 高能源价格与人工成本阻碍电动车普及 [10] - 政策连贯性存疑,各成员国补贴措施差异影响2035"禁燃令"目标达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