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资合作2.0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百人会百人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张琳:合资2.0时代,我们在研发端追赶“中国速度”
新华财经· 2025-07-03 16:00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新趋势 - 德系企业在华战略核心为"在中国,为中国",研发本土化成为最鲜明特征,标志着"合资合作2.0时代"开启 [2]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调查显示70%会员企业将加大在华投入,其中78%重点投资研发领域 [2] - 德系整车企业新能源产能布局已完成(如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奔驰顺义工厂),未来数年无新增产能计划 [2] - 供应链合作从"链式"转向"网状",德企与中国初创公司开展早期研发支持与陪伴式成长 [2] - 德企通过金融投资深化在华布局,涉及自动驾驶、芯片等领域合资合作 [3][4] 德企在华2.0阶段特点 - 核心转变在于将0到1的研发环节落地中国,实现"德国质量+中国速度"协同(如博世、舍弗勒案例) [7] - "中国速度"被定义为新技术快速迭代与产品端快速应用,而非单纯加班文化 [6] - 长期主义为德企40年在华发展核心经验,建议中国出海企业借鉴该战略定力 [5][6] 中国车企出海欧洲建议 - 需明确欧洲市场定位(消费市场或终极市场),保持战略连贯性与敬畏心 [11] - 合规性为最大挑战,全生命周期合规要求可能被当地监管放大为品牌风险 [11] - 产品选择需本土化适配,中国爆款车型未必符合欧洲消费者需求与口味 [11] 欧盟电动车发展瓶颈 - 充电基础设施普及度不足制约产业发展,中国经验值得借鉴 [9] - 高能源价格与人工成本阻碍电动车普及 [10] - 政策连贯性存疑,各成员国补贴措施差异影响2035"禁燃令"目标达成 [10]
与“中国速度”竞赛
经济日报· 2025-07-01 06:15
市场格局变化 - 中国品牌乘用车前5个月市占率达68.8%创历史新高,合资品牌市占率跌至31.2%创新低 [2] - 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加速重构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2] - 合资品牌面临转型压力,需追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 [2] 研发模式转型 - 东风日产N7上市50天大定突破20000台,已交付6000台,成为合资新能源现象级产品 [3] - 日产计划未来两年在中国追加投资100亿元用于电动汽车研发与创新 [3] - 丰田将中国车型开发决策权由日本总部下放至中国本土研发团队 [4] - 70%跨国车企计划2025年后加大对华投资,78%聚焦研发领域 [4] - 跨国车企加速向"在中国,为世界"的新本土化模式转变 [5] 营销模式变革 - 奔驰成立数字化与传播部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6] - 宝马与字节跳动合作推进AI在汽车营销服务中的应用 [6] - 合资车企传统"厂家指导价+经销商终端优惠"双轨制面临效率低下问题 [7] - 东风日产参考新势力模式,将订单/服务/交付中心分离以提升用户体验 [7] - 一汽大众计划2026年前新增10款中国市场专属车型,推动全体系营销变革 [7] 本土化战略深化 - 宝马与宁德时代、华为、深度求索等中国科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8] - 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在零部件种类、加工能力和成本控制方面展现全球优势 [8] - 跨国车企通过金融合作和早期投资深化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 [9] - 一汽奥迪Q6L e-tron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10] - 通用汽车将"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升级为"在中国,为全球" [10] - 中国供应链正成为跨国车企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