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

搜索文档
三维赋能激活思政课的爱党报国育人效能
齐鲁晚报· 2025-09-05 19:25
摘要:思政课原本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学校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重要的政治 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当前思政课转型的重中之重,如何讲好思政课,运用好思政 课形式新颖、线上线下、灵活互动的优势,加强思想引领,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防线,是国有企业亟须应 对的新课题、新挑战。 注重以文化引领服务改革大局。制度承载着文化,文化作为制度的精神,又成为制度沿存、演化和变迁中 的连续性"基因"。涵养"开疆拓土、创业创新、拼搏奋斗"的"三种文化",用"六个融合"倡导家和业兴文 化,努力建设与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与港口发展紧密融合的时代文化,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好形象,打造 文化兴企"软实力",推动了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为港口开展思政课厚植了浓厚的文化基层。 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强港战略,创新教育、分配和用人三大机制来成就人才,激励全港上"只要肯学肯干, 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德才兼备"的育人观,"德为重、信得过、靠得住、能干事"的选人观,"以能力 论英雄,谁能干谁干,谁干得好谁干"的用人观。培养选树了以"人民工匠"许振超、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 队"为代表的一大批先模人物和团队, ...
以赛强能 以比促教
人民网· 2025-08-30 10:16
活动概况 - 陕西省军区开展覆盖全区、贯穿全年的"三会一好"政治教员集训比武活动 旨在锻造"会知兵、会施教、会谈心、身教好"的政治教员队伍[1] - 活动分为自训自评和集训比武两个阶段 选手按现役官兵、文职人员和民兵骨干三个组别划分 经过基层选拔赛后40名选手进入决赛[1] 比赛内容设计 - 决赛采用百分制评分 包含政治理论考核、自主选题授课和随机抽考问答三个环节[2] - 政治理论考核重点检验对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深度[2] - 自主选题授课要求选手在限定时间内设计有温度、有启发的教育课 展现备课施教水平[2] - 随机抽考问答环节设置思想困惑、社会热点和突发情况处置等难题 考验快速反应和精准分析能力[2] 教学方法创新 - 选手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 如山阳县民兵王青森通过抗洪抢险实物毛巾增强教学感染力[1] - 政治指导员夏念顺在抽考环节采用沉浸式谈心法 通过蹲下对话和比喻手法实现情感共鸣[2] - 活动同步开展优秀教案库和教员库评选 挖掘推荐善教能教会教的优秀政治教员[2] 活动成果 - 比武活动涌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和新路子 打通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经验到集体智慧的转化通道[3] - 通过以赛强能、以比促教的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3]
找到属于青年自己的爱国表达
中国青年报· 2025-07-09 10:42
戏剧大赛概况 - 长春理工大学举办第18届"戏剧之星"大赛 主题聚焦"剧忆烽火岁月 共筑和平华章" 15部原创话剧参赛 [2] - 大赛持续近20年 成为理工学子学习之余的调剂方式 话剧爱好者群体庞大 [3][6] - 每部参赛剧目时长15分钟 降低表演难度 增加剧务人员以扩大参与面 [4] 代表性剧目分析 - 《觉醒的青春》再现1919年五四运动历史 演员通过纪录片深入研究角色 传递爱国精神 [2][3] - 《渡口》获一等奖 讲述地下工作者故事 创新加入喜剧元素 道具自制体现团队协作 [4][5] - 其他剧目涵盖校史 钱学森归国 袁隆平事迹等主题 形成思政教育矩阵 [6] 学生参与深度 - 演员通过家族历史访谈(如肖阳请教党员爷爷)增强角色信念感 [5][6] - 创作团队连夜修改剧本 反复打磨台词动作 日均排练后视频复盘 [4][5] - 戏剧团年排4部40分钟长剧 获奖剧目将在主题团日活动中巡演 [6] 教育价值实现 - 话剧成为05后大学生理解历史的实践平台 实现精神内涵的潜移默化 [7] - 通过角色演绎检验学生综合能力 激发家国情怀表达 影响周边群体 [6][7] - 校方将话剧作为思政教育创新载体 团委书记亲自参与推动红色经典进校园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