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搜索文档
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人民日报· 2025-07-30 06:42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核心观点 - 思政课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力量 需通过系统性工程提升其思想素养和专业能力 [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于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1] 教师角色定位 - 在培养什么人问题上 思政课教师是培养目标的坚定践行者 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2] - 在怎样培养人问题上 教师需理论教育与价值引导结合 用鲜活语言和生动案例讲透道理 [2] - 在为谁培养人问题上 教师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者 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2] 政治建设要求 - 政治要强是思政课教师首要标准 需强化政治建设并把好信仰关 [3] - 各级学校党组织需扛起政治责任 在选育管用各环节突出政治标准 [3] - 教师需增强理论素养和政治定力 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奋斗历程 [3] 专业能力提升 - 思政课需讲得有意义且有意思 教师需提升教学艺术与技术手段 [4] - 健全教师教育体系 推动入职在岗成长全周期能力提升 [4] - 通过研究课题和专项培养计划 推动教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 [4] 协同育人机制 - 需形成上下协同内外联动的支持体系 明确校内岗位职责和意识形态责任边界 [5] - 加强校地协作和校际联动 通过队伍情况摸底提高精准化管理水平 [5] - 拓展大思政课育人资源与格局 营造鼓励创新探索的良好生态 [5] 评价体系改革 - 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 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倾向 突出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思想成长 [5] - 注重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与组织评价结合 探索全过程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估 [5] - 强化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 引导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 [5]
北京开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三年内全体思政课教师应训尽训
新京报· 2025-06-27 11:44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 北京将自2025年起连续3年实施"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专项工作 [1] - 高校需按师生比1:350配齐思政课专兼职教师 中小学五至六年级及中学需配专职教师 [2] - 建立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对不宜任教者调离岗位 设立师德失范"黑名单" [2] 教师素养提升措施 - 建立市级思政课教学比赛体系 包括基本功比赛、案例教学比赛等 [3] - 实施新教师启航计划 3年内确保全体思政课教师完成培训 [3] - 改革考核模式 采用开放式研讨、调研报告等形式评估学生能力 [3] 课程质量优化 - 试点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测考核指标 推行多主体评价机制 [3] - 加大"金课"样板供给 将民办高校、职业院校纳入思政课整体布局 [3] - 推进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 要求教师更新理念并掌握技术应用能力 [2] 资源整合与支持 - 选聘行业模范、学科专家、优秀校友担任思政课特聘教师 [2] - 加强"北京市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数据库"建设 [3] - 研制民办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专项方案 [3]
海南印发中小学薄弱学校提升行动方案
海南日报· 2025-05-14 10:14
海南省中小学薄弱学校提升行动方案 - 核心目标是整体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形成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 - 计划用三年时间(2025-2027年)推进10项重点任务 显著提升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能力 [2] 集团化办学 - 将实现全省薄弱学校100%纳入集团化办学 推动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实施集团化管理 [2] - 列入薄弱校补短提升、培优创建行动的学校每三年为一轮 实行动态管理 [2] 资金投入 - 2025年计划投入约3.7亿元用于中小学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建设 [2] - 确保不少于75%的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 计划改善707所乡镇学校的数字教育基础环境 [2] 师资建设 - 确保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 初高中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 [3] - 优先安排优秀教师、师范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 重点配强小学一、二年级和初、高中一年级师资 [3] - 实施基层学校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 对长期在基层薄弱学校从教的教师给予职称评聘倾斜 [3] 课程改革 - 开发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形成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 [3] - 指导薄弱学校构建"启智激趣、协同共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3] - 成立民族地区研训工作组 每个民族地区安排1-2名教研员或高校教师开展驻点帮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