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团化办学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育这样开展
科技日报· 2025-07-30 07:19
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实践 -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指出中小学科学教育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导向,目标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推动教育、科技和人才协同发展的关键[1] -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2023年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高质量发展[1] - 北京一零一中学等学校展示学生创新成果,包括自动采摘机械臂、智慧养老设备、垃圾分类语音识别技术等[1] AI赋能科学教育 - 人大附中建立横向跨学科、纵向分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包含30多门课程和100多个"AI+X"跨学科教学案例[2] - 该校与附属小学合作开设"AI+数学""AI+物理"等六门课程,受到师生高度认可[2] - 北京市教委2025-2027年工作方案强调AI赋能五育融合,人大附中开展"AI+美育"课程如青铜器文化创作课,由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师联合授课[3][4] 集团化资源共享 - 教育部2023年8月文件提出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和资源共享,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覆盖十所中小学并帮扶五地学校[5][6] - 该集团从文化、制度、数字化三方面横向联动,构建纵向衔接的科学教育体系,开展STEM课程培训活动[6] 家校社协同育人 - 北京市海淀区通过科技企业捐建教学设施、院士参与科普活动、免费开放科技场馆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7] - 北京一零一中学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开展物理实验衔接培养,与腾讯合作人工智能研训营[7] - 广州市黄埔区按学段设计协同模式:学前"家—园"课程、小学"馆—校"课程、初中"数—智"课程、高中"研—创"课程,与高校共建实验室[8][9]
阳光照彻文明路——记“全国文明校园”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35
公司发展历程 -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成立于1962年,最初位于杭城老巷中,成为几代杭州人的记忆 [1] - 2019年作为杭州市首批集团化办学先行者之一,通过吸纳老牌学校、带动民办校发展、孵化新建校等多元模式构建教育集团 [1] - 目前形成长寿桥小学与长寿桥岳帅小学两校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1] - 获得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等160余项荣誉,近期新增"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1] 教育理念与课程体系 - 以"让每一个孩子充满阳光"为核心育人理念,构建"四航"教师培养体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成长三脚架"模式 [2] - 开发"阳光金课程"体系:国家课程为主干,地方与校本课程为枝叶,"三润"思政体系(润心/润德/润行课程)为根系 [2] - 润行课程年均组织500余人次志愿服务,实现知行合一 [2] - 创新"蛛网课堂""激学课堂"等特色教学模式 [2] 德育实践与社会联动 - 2003年起推行携手"1+6"德育举措,每年紧扣社会热点开展主题活动传递健康环保理念 [2] - 2023年深化该举措,开设跨学科综合实践周活动,围绕生态维护、文化传承等主题进行项目式探究 [3] - 每年7月1日举行少先队一年级中队成立仪式,2023年有120名党员家长代表参与,并成立党员家长校外辅导员队伍 [3] - 构建全覆盖岗位实践体系,每个学生至少担任一个学校管理岗位(如见习校长、水电管理员等) [4] 资源整合与未来规划 -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内外联动推动文明校园创建 [4] - 计划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快教师队伍转型、探索多元育人路径 [4] - 目标是将文明新风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和社会,为杭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4]
海南印发中小学薄弱学校提升行动方案
海南日报· 2025-05-14 10:14
海南省中小学薄弱学校提升行动方案 - 核心目标是整体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形成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 - 计划用三年时间(2025-2027年)推进10项重点任务 显著提升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能力 [2] 集团化办学 - 将实现全省薄弱学校100%纳入集团化办学 推动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实施集团化管理 [2] - 列入薄弱校补短提升、培优创建行动的学校每三年为一轮 实行动态管理 [2] 资金投入 - 2025年计划投入约3.7亿元用于中小学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建设 [2] - 确保不少于75%的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 计划改善707所乡镇学校的数字教育基础环境 [2] 师资建设 - 确保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 初高中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 [3] - 优先安排优秀教师、师范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 重点配强小学一、二年级和初、高中一年级师资 [3] - 实施基层学校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 对长期在基层薄弱学校从教的教师给予职称评聘倾斜 [3] 课程改革 - 开发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形成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 [3] - 指导薄弱学校构建"启智激趣、协同共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3] - 成立民族地区研训工作组 每个民族地区安排1-2名教研员或高校教师开展驻点帮扶 [3]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西宁教育改革促均衡发展
新华社· 2025-05-05 15:55
集团化办学改革成效 - 西宁市2023年启动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 通过理念辐射 教师流动 资源共享等策略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1] - 湟源县组建两大教育集团覆盖21所中小学 通过名师送教 示范教学等方式更新乡村教师观念 [2] - 池汉学校2023年引入优秀校长及骨干教师团队 通过党建引领 高效课堂等举措实现教学质量飞跃 [2] 学校硬件与生源变化 - 池汉学校获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帮扶资金投入 智慧黑板 阅读角等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2][4] - 该校学生人数从不足150人增长近一倍 缓解县域分流压力 各科成绩跃居全县前列 [4] - 出现县城及市区学生回流现象 家长认可度显著提升 [4] 学前教育联盟发展 - 西宁市构建"1+1+10"学前教育联盟模式 以示范园带动薄弱园发展 [5] - 全市已组建7个联盟覆盖80所幼儿园 占总量21.5% 2024年开展教师轮岗2000余人次 [5] - 通过30余场专项培训惠及教师5000余人次 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转型 [5] 教育均衡战略实施 - 西宁市将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教育体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 聚焦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4] - 通过跨区域协作机制(如东西部协作)和跨园交流培训实现资源互补 [2][5] - 教育部门筛选优秀管理者下沉乡村学校 采用"传经送宝+核心引领"双轨模式 [2]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迎来新成员,三所民办校正式加入
新京报· 2025-04-30 12:41
教育集团扩张 - 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三所民办校以联盟方式加入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 [1] - 三校加入后保持原有办学性质和人财物管理机制不变 [1] - 此举是海淀区推进民办学校加入公办教育集团的重大举措 [1] 成员校背景 - 启慧未来学校前身为一零一实验学校 在2022年"公参民"改革后更名并保持民办性质 目前为高中校 [1] -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成立于2004年 是12年一贯制民办学校 占地150亩 拥有两个校区 在校师生2400余人 [1] - 稻香湖学校创建于2020年 采用"一址三校"模式 涵盖幼儿园到高中 提供国际国内双轨教育 [2] 集团发展规划 - 北京一零一中将推动集团化办学高品质内涵式发展 打造"全学段长链条"育人新载体 [2] - 计划统筹各成员校特色资源 构建"五指成峰"新样态 打通资源要素流转壁垒 [2] - 集团成员校类型丰富 涵盖几乎所有办学样态 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办学新生态 [3] 特色教育项目 - 稻香湖学校设立国内升学英才素质学部、国际学部和双语学部 [2] - 开设音乐创新人才培养项目(MIP)、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ADP)、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SIP)和体育人才培养项目(PEP)等特色项目 [2] 管理优化方向 - 将促进资源共享 推动教育资源要素和师资有序流动 [3] - 强化风险防控 规范管理流程 树立全集团共同体意识 [3] - 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 优化招生入学工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