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交易
搜索文档
BD上半场还未结束!30年投资老将深谈创新药投资,以及当下迎接稳牛的姿势……
聪明投资者· 2025-09-25 15:04
文章核心观点 - 港股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00%,行业从普涨进入结构分化阶段,未来投资需更注重个股阿尔法的捕捉[2][4][12] - 创新药是长坡厚雪的赛道,出牛股概率高,当前均值回归已进入下半场[14] - 投资应避免过度自信预测未来、假设现状会持续、被情绪左右操作这三个常见错误,少犯错误比多抓机会更重要[7][8][9] 投资研究框架 - 公司研究的第一出发点是治理结构,其本质是制度安排能否保护小股东利益,可有效规避潜在风险[5][18][19][20] - 研究需重视企业家精神,了解实控人的斗志和战略眼光,优秀公司往往从埋头苦干的企业家中诞生[21][22][23] - 采用“弱者”思维,不博弈信息优势,但重视对公开信息(如定期报告、实控人交流会)的阅读和理解,以甄别“好孩子”[6][7][38][39][40][41] - 投资要把握大方向,调研重点在于判断企业持续经营和研发的能力,而非纠结于具体品种细节[29] 创新药行业研究视角 - 在BD(业务发展)模式下,研究不仅要关注国内卖家(创新药企),更应重视海外买家的视角和潜在风险[7][59][60] - 中国创新药企凭借研发红利、工程师红利、病人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入住一个病人约两三万人民币,海外成本为5-10倍)等优势,在全球市场份额快速提升[66][67][68][69] - ADC技术平台当前热度高且中国占优,但下一轮技术优势能否持续仍需研究[62] - BD的上半场趋势尚未结束,海外大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和研发效率问题,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趋势仍在向前[64][65][70] 交易策略与市场观点 - 交易是基于人性导致的预期差机会,追求“性价比好的阶段”,形成“买”和“卖”的闭环,而非追逐趋势[10][11][34][35][42][43][44][46] - 交易如同接力赛,赚取股票性价比最佳阶段的收益,避免参与需要回调50%才能重回合理区间的泡沫阶段(即“50%=100%”法则)[45][46][47] - 对创新药标的的持仓周期规划清晰,投资性与交易性持有区分明确,长期视角通常为2年左右[51][52][53] - 全市场换手率指标显示,当换手率回到2%或以下时为指数相对低点,脉冲至8%附近且大盘滞胀时为牛市高点,目前市场尚未到达最疯狂时刻[76][77][78][79] - 当前应对策略是在换手率回归可持续范围前采取相对守势,但保持积极动态调整,积小胜为大胜[80][81][82][83] 其他值得关注的领域 - 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机器人、科技制造业及科技赋能的互联网大厂值得关注[84] - 周期板块中,“反内卷”(关注供给易出清、需求有支撑、国企占比高的行业)和银行板块(高股息、估值有修复空间)值得重视[8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