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效率双轨创新

搜索文档
数十元雪糕比比皆是,但哈根达斯,为何不被人“爱了”?
36氪· 2025-06-18 13:46
通用磨坊考虑出售哈根达斯中国业务 - 公司正与顾问合作评估出售哈根达斯中国门店资产,初步估值达数亿美元,流程可能2025年启动[1] - 公司中国区对外回应称"对此谣言不予置评"[3] - 谈判尚处早期阶段,不排除最终放弃出售可能性[1] 哈根达斯中国市场表现下滑 - 2024年以来门店数量减少60余家,截至2024年12月共有403家门店覆盖90个城市[5][10] - 2025财年Q2中国门店客流量出现双位数下滑[5] - 2019年营收达历史峰值8.12亿美元,但近年销售额增长乏力[5] 市场环境变化与竞争压力 - 中国冰淇淋市场进入"质价比时代",消费者更注重品质与价格平衡[5] - 哈根达斯单球售价46元以上,与本土品牌如蜜雪冰城(2元)、蒙牛伊利(≤5元)形成强烈价差[5] - 1996年进入中国时定价策略(几十元/杯)与当时上海人均工资(几百元)形成鲜明对比[3] 战略转型举措 - 重点转向零售、餐饮服务和电商渠道,2024年天猫双11冰淇淋品类GMV排名榜首[10][12] - 计划扩大分销网络满足便捷性需求,零售业务保持增长[10][12] - 公司高管表示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冰淇淋需求仍在,但消费场景从门店转向零售[10] 外资品牌对比:星巴克成功案例 - 星巴克2025财年Q2中国营收同比增长5%,门店总数达7758家[6] - 成功要素包括:区域特许经营转直营模式(2006年收购北京美大/2017年13亿美元控股华东)[8] - 本土化供应链建设(2012年云南咖啡种植中心)与文化融合("第三空间"结合茶馆文化)[8] - 拒绝价格战,通过产品分层(经典款高价/非咖饮品降价)保持高端定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