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竞争力

搜索文档
今治造船将把JMU纳为子公司,对抗中韩企业
日经中文网· 2025-06-27 15:2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造船企业技术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与日本企业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1] - 韩国企业在环保型船舶接单方面获得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凭借人工和钢材成本优势占据竞争力[2] - 日本2023年建造量1005万吨,较五年前减少31%,同期中国(3148万吨)和韩国(1835万吨)增长约30%[5] 今治造船战略动作 - 计划将JMU持股比例从30%提升至60%,实现子公司化以增强成本竞争力[1][2] - 收购后表决权达60%,JFE控股和IHI持股比例将从各35%降至20%[2] - 子公司化后年建造量将达约500万总吨,合并数据469万总吨可超越韩华海洋跃居全球第四[4] - 2024年今治造船建造量328万总吨(全球第6),JMU 141万总吨(全球第12)[4] 协同效应与业务扩展 - 子公司化后可在材料采购上发挥规模优势,降低钢材成本并共享竞争信息[2][6] - 业务范围将从商船(今治优势)扩展至舰艇(JMU优势),满足日美关税谈判中的特种船舶需求[3][6] - 此前合资公司"日本Shipyard"仅限设计和营销合作,未能解决成本问题[5] 财务表现 - JMU 2024财年净利润199亿日元(同比5.4倍),订单量7202亿日元(同比1.5倍创历史新高)[4] - 今治造船虽未公布财报但被认为业绩良好[4] 历史合作背景 - 2019年宣布资本合作,2021年成立合资公司(今治持股51%,JMU 49%)[5] - JMU由JFE控股、IHI等多家企业船舶部门合并组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