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
搜索文档
这不是港口费,而是美国发起的“海上围猎”,我们不能当沉默的羔羊!
搜狐财经· 2025-10-07 11:26
美国对华航运制裁措施 - 美国海关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高额港口停靠费,该措施依据所谓“301条款公告” [1][3] - 收费政策根据船舶的建造地和运营方进行分级,中国建造且中国运营的船舶每次停靠需缴纳250万美元,且费用将逐年上涨 [3][7] - 全球每年运往美国的5.7万次商船中,近一半与中国有关,此项政策预计每年将产生700至1000亿美元的收入 [6] 制裁措施对行业的影响 - 第一枪打向航运公司,中国船东的运营成本将暴涨,航线竞争力受到直接冲击 [9] - 第二枪打向造船厂,外国船东为避税可能将新船订单转向日韩等竞争对手,而中国在2024年造船完工量占全球56%,新接订单占全球63% [9] - 第三枪打向金融保险业,国际船东因风险增加可能更改船舶注册地,保险公司也将提高保费 [9] - 连锁反应最终将传导至外贸企业,导致出口商的运输成本上升、周期延长,削弱其竞争力 [11] 潜在的行业反制策略 - 有专家提出设立“301公平基金”进行反制,具体玩法包括对美国建造和美国运营的船舶停靠中国港口征收“特别停靠费” [12] - 对曾停靠过美国港口的外国船舶,当其停靠中国港口时也需缴纳费用,但已被美国收费的船舶可在中国港口获得一次费用豁免 [12][14] - 反制策略旨在通过市场手段对冲美国政策的影响,促使全球航运市场重新趋向公平 [14] 中美航运与造船业实力对比 - 美国每年建造的商船不足5艘,其自有商船数量约为80多艘 [16] - 相比之下,中国每年造船约1700多艘,占全球总量的23%,中国船东拥有的船舶数量超过6100艘,占全球商业船队的19% [16] - 美国造船业已显疲软,其试图通过行政命令改变市场格局的做法面临挑战 [18]
菲律宾升级造船厂,“军民两用”?
环球时报· 2025-08-20 06:43
核心观点 - 菲律宾正将阿吉拉苏比克造船厂打造为美国海外产能核心 支持美国海军扩张计划并振兴本国造船业竞争力 [1][2][3] 菲律宾造船厂战略定位 - 阿吉拉苏比克造船厂被定位为菲律宾国防工业和美国海军扩张计划的核心支柱 [1] - 菲律宾敦促美国将其视为军舰潜在制造商 并讨论建立国防制造工厂支持弹药和无人机生产 [1] - 船厂由美国私募巨头瑟伯罗斯资本2022年注资接管 重启战略转型并将设施土地出租 [1] 投资与产能规划 - 韩企HD现代重工入驻船厂 计划投资5.5亿美元在2025年全面启动运营 目标每年建造10艘商船 [1] - 菲律宾政府另投资2.5亿美元升级船厂基础设施 [1] - 船厂新东家将推动集装箱运输、散货船、LNG和石油运输船等业务突破 [2] 地缘经济背景 - 菲律宾2022年造船产量位居世界第七 是全球最大海员输出国 [2] - 合作旨在结合韩国技术优势与菲律宾劳动力资源 重振该国造船业竞争力 [2] - 投资船厂被视为抵消中国在造船领域工业优势的战略举措 [2] 区域经济联动 - 船厂发展与"吕宋经济走廊"倡议直接相关 该倡议预计为菲律宾经济注入约1000亿美元资金 [2] - 现代重工进驻将创造就业和收入 与吕宋经济走廊倡议相契合 [3] 美国战略动机 - 美国仅占全球商船产量0.1% 中国占比从1990年代末5%提升至当前超50% [2] - 美国2023年8月访问韩日寻求与全球第二、第三大造船国合作 利用其技术与产能提升造船能力 [2] 短期实施路径 - 船厂短期内可通过补给、维修、干船坞和部件制造等服务支持美国海军后勤网络 [3] - 军舰维护工作将提振当地经济 为工人创造数以千计就业机会 [3]
红海局势升级预警?胡塞武装宣布扩大海上打击范围
金十数据· 2025-07-29 11:02
胡塞武装袭击升级声明 - 胡塞武装誓言升级对商船袭击 无论国籍只要与以色列有贸易往来就攻击[1] - 自2023年11月开始发动袭击 声称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1] - 7月初击沉魔法海号和永恒C号两艘船 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袭击商船[1] 袭击影响与范围扩大 - 袭击大幅减少经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亚欧航线船只数量[1] - 许多船东转向绕行好望角更长航线[1] - 声明标志意图转变 短期内可能出现更多袭击事件[2] 袭击标准与执行特点 - 打击标准执行宽松 曾袭击与以色列英国美国仅有微弱联系的船只[3] - 过去曾在袭击船只后才找到关联依据[4] - 可能重新燃起袭击美国关联船只的意愿 此前与美国有停火协议[3] 人员伤亡与扣押情况 - 永恒C号至少11名船员被胡塞武装扣押在也门[1] - 袭击后10名船员被私人安全承包商救出 其中2人确认死亡 2人推定死亡[4] - 该组织此前袭击仅造成4名船员丧生 本次事件伤亡显著增加[5] 当前局势发展 - 自称"也门武装部队"的胡塞武装决定实施军事封锁第四阶段[1] - 宇宙船务管理公司与胡塞武装尚未就船员释放问题展开谈判[5] - 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危机不安可能为胡塞武装提供行动掩护[3]
今治造船将把JMU纳为子公司,对抗中韩企业
日经中文网· 2025-06-27 15:2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造船企业技术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与日本企业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1] - 韩国企业在环保型船舶接单方面获得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凭借人工和钢材成本优势占据竞争力[2] - 日本2023年建造量1005万吨,较五年前减少31%,同期中国(3148万吨)和韩国(1835万吨)增长约30%[5] 今治造船战略动作 - 计划将JMU持股比例从30%提升至60%,实现子公司化以增强成本竞争力[1][2] - 收购后表决权达60%,JFE控股和IHI持股比例将从各35%降至20%[2] - 子公司化后年建造量将达约500万总吨,合并数据469万总吨可超越韩华海洋跃居全球第四[4] - 2024年今治造船建造量328万总吨(全球第6),JMU 141万总吨(全球第12)[4] 协同效应与业务扩展 - 子公司化后可在材料采购上发挥规模优势,降低钢材成本并共享竞争信息[2][6] - 业务范围将从商船(今治优势)扩展至舰艇(JMU优势),满足日美关税谈判中的特种船舶需求[3][6] - 此前合资公司"日本Shipyard"仅限设计和营销合作,未能解决成本问题[5] 财务表现 - JMU 2024财年净利润199亿日元(同比5.4倍),订单量7202亿日元(同比1.5倍创历史新高)[4] - 今治造船虽未公布财报但被认为业绩良好[4] 历史合作背景 - 2019年宣布资本合作,2021年成立合资公司(今治持股51%,JMU 49%)[5] - JMU由JFE控股、IHI等多家企业船舶部门合并组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