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外品牌高端化
icon
搜索文档
始祖鸟翻车!在5500米高原放烟花还删视频,户外人怒怼:忘了“无痕户外”的初心?
经济观察报· 2025-09-20 18:42
事件概述 - 始祖鸟品牌于9月19日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5500米地区启动《升龙》艺术烟花项目,引发巨大争议 [1] 项目环保措施 - 主办方声称烟花彩色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燃放等级定为V级(最低风险等级)[2] - 项目团队提出“预防—监测—恢复”三步方案,包括燃放前转移牧民牲畜、引导小型动物离开,以及燃放后清理残留物并进行植被修复 [2] 环保质疑 - 质疑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生态脆弱性,包括土壤层薄、植被恢复周期长、野生动物敏感 [4] - 具体质疑点包括材料在高原低温低氧环境下降解速度不明、火药爆破对土壤结构的长期影响未评估、以及噪音对珍稀野生动物的潜在惊扰 [4] - 公众要求主办方公开更详细的环保措施细节,如检测报告和生态评估数据,而非模糊表述 [5] 品牌价值观与用户关系 - 争议暴露品牌态度与早年塑造的“热爱自然、敬畏户外”形象形成尖锐对立 [6] - 品牌未对质疑作出正式回应,仅删除相关视频,被用户解读为傲慢和敷衍的态度 [6] - 结合品牌趋势,始祖鸟已从“户外工具”转向“身份符号”,专业户外属性弱化,价格持续飙升 [6] 公司业绩背景 - 根据母公司亚玛芬体育2024年年报,始祖鸟去年业绩大涨36%,收入达21.94亿美元(约合156亿人民币)[6] - 亚玛芬于2024年2月上市,安踏集团持有约42.52%股份 [6] 行业启示 - 此次争议是户外行业“高端化陷阱”的案例,许多品牌将高端化等同于价格上涨和潮流营销,忽视了与自然共生的核心价值观 [7] - 反观行业标杆Patagonia,其成功在于“价值观先行”,通过坚守环保和专业户外属性赢得用户忠诚 [7] - 户外品牌的高端化应是“价值观的深化”而非“初心的背离”,需用核心信仰吸引新用户,而非抛弃老用户 [7][8] - 品牌长久发展依赖核心用户对品牌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品牌与自然共生的精神灵魂 [9]
始祖鸟平替们狂涨价,正在偷偷抛弃“穷鬼”
36氪· 2025-08-01 11:27
行业趋势 - 国产户外品牌加速拥抱资本市场 伯希和递交招股书前获腾讯注资3亿元持股10.7% 松野湃完成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1] - 中国户外装备市场规模从2019年675亿元增至2023年872亿元 43.6%年轻群体将户外运动视为社交货币[8][9] - 行业头部企业毛利率表现突出 安踏旗下迪桑特与科隆毛利率超70% 亚玛芬毛利率55.4% 探路者47.35% 三夫户外56.67%[10] 品牌战略转型 - 国产品牌集体向高端化迈进 伯希和产品均价上涨38.59%至500元 推出千元级别中高端系列[1][5] - 品牌主动淡化"平替"标签 通过抬高溢价实现更高毛利 高端化战略有助于提升估值水平[10][11] - 凯乐石通过精简SKU砍掉低端产品 加大研发投入并引入GORE-TEX高端面料 实现溢价与销量同步增长[16] 价格变动分析 - 伯希和冲锋衣价格显著上涨 同款产品从400元涨至500元 凯乐石同型号产品半年内涨价1000元[2] - 部分户外装备价格三年上涨近五倍 价格走势持续坚挺上扬[4] - 伯希和推出专业性能系列冲锋衣定价超2000元 巅峰系列帐篷售价2.5万元 羽绒服售价1.1万元[5] 成本与盈利结构 - 伯希和冲锋衣三年累计销量380万件 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44% 销售成本占比从45.7%降至40.4%[8] - 面料代理商透露冲锋衣材料成本占比不高 即便使用GORE-TEX面料总成本仅千元左右 原材料涨价15%无法支撑终端年涨幅近20%[6] - 伯希和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54.3%增至2024年59.6%[11] 产品与研发投入 - 伯希和营收高度依赖冲锋衣单品 贡献超80%收入 经典系列营收占比仍达82.7%[13] - 公司专利数量仅45项 远不及安踏等同行 其中发明专利仅4项[13] - 研发费用占比持续下滑 从2022年3.58%降至2024年1.78% 低于探路者5%的水平[13] 营销策略 - 伯希和广告推广费用从2022年6871万元飙升至2024年3.59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20%[14] - 蕉下2019至2021年营销开支从1.25亿元激增至11.04亿元 占营收比例近一半[14] - 过度依赖营销投入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忽视产品价值提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