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并购

搜索文档
光明地产减亏之战:收缩拿地聚焦上海、剥离非核心业务
北京商报· 2025-08-03 12:3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 6亿—4 4亿元 较上年同期净利润0 08亿元由盈转亏 同比下滑536%—636% [1][3] - 净利润亏损主因房地产开发业务规模收缩及结转项目毛利率下降 [3] - 2021—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0 44亿元 0 09亿元 0 09亿元 0 08亿元 2025年为近四年同期首次亏损 [3] 业务调整策略 - 2024年剥离仓储运营 物流运输及生活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子公司 [1] - 逐步退出江苏 浙江等非重点区域 2024年新增土地储备全部集中于上海 [1] - 2023—2024年土地投资预算均为60亿元 重点深耕上海 2023年斥资12亿元获取浦东新区两宗地块 [6] - 2024年新增土地储备面积3 12万平方米 低于2023年的3 65万平方米 2022年无新增储备 [5] 资产处置动态 - 2024年6月以2 95亿元转让全资子公司海博供应链100%股权及债权 [6] - 2024年11月拟转让海博斯班赛及光明生活服务100%股权 预计产生2 94亿元净利润 [6] 行业并购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共81笔并购交易 披露金额的60笔总规模达291亿元 [7] - 2025年6月并购交易规模106亿元 环比增长334 4% 典型案例包括中国金茂21 37亿元收购上海洮茂49%股权 保利置业8 5亿元竞得上海苏河湾项目51%股权 [7] - 头部房企如华润置地2024年11月—2025年6月权益拿地金额626亿元 99%集中于北京 上海等核心城市 [8] 战略转型分析 - 签约金额从2020年峰值362 68亿元降至2024年55 47亿元 投资策略由扩张转为聚焦上海 [4][6] - 行业并购主要目的为解决现金流缺口 实现短期纾困与稳健运营 [7] - 国企通过并购可聚焦核心业务 创新融资模式 精简架构并降本增效 [8]
房企半年报前瞻|光明地产减亏之战:收缩拿地聚焦上海、剥离非核心业务
北京商报· 2025-08-03 12: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 6亿—4 4亿元 较2024年同期净利润0 08亿元由盈转亏 同比下滑536%—636% [1][3] - 2021—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0 44亿元 0 09亿元 0 09亿元 0 08亿元 2025年为近四年同期首次亏损 [4] - 亏损主因房地产开发业务规模收缩及结转项目毛利率下降 [4] 销售与土地储备策略 - 签约金额从2020年峰值362 68亿元降至2024年55 47亿元 [5] - 2024年新增土地储备3 12万平方米(2023年3 65万平方米 2022年零新增) 全部位于上海 [6][7] - 2023—2024年土地投资预算均为60亿元 重点布局上海 如斥资12亿元获取浦东川沙新镇及惠南镇地块 [8] 资产处置与业务调整 - 2024年剥离仓储 物流 生活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子公司 [1] - 2024年6月以2 95亿元转让海博供应链100%股权及债权 11月拟转让海博斯班赛及光明生活服务100%股权 预计产生2 94亿元净利润 [8] - 退出江苏 浙江等非重点区域项目 聚焦上海市场 [1][6] 行业并购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共81笔并购交易(60笔披露金额 总规模291亿元) 6月单月交易规模106亿元环比增长334 4% [9] - 典型案例包括中国金茂21 37亿元收购上海洮茂49%股权 保利置业8 5亿元竞得上海苏河湾项目51%股权 [9] - 头部房企如华润置地2024年11月—2025年6月权益拿地626亿元 99%集中在北京 上海等核心城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