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保险机制

搜索文档
第一个商品房小区超45年了,大城市如何为房屋“做体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6 20:41
深圳商品房老龄化与房屋保险机制 - 深圳首批商品房楼龄已超45年,设施老化风险凸显,需完善物业安全风险防控体系[2][3] - 2020年深圳已出台房屋强制定期体检政策,建立多项安全标准规范[3] - 政协委员建议构建"保险+维修基金"长效机制,依托保险风险减量功能委托第三方进行房屋安全监测[5] 家财险市场现状与发展 - 家财险出险原因集中于水管爆裂(北方为主)和火灾爆炸(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5] - 2022年中国家财险保费规模同比增长67.22%至164亿元,市场占比突破1%,增速为财险最快[12] - 2023年家财险规模达246.97亿元,同比增长50.5%,多地推出普惠型产品如成都"蓉家保"[14] - 美国家财险2022年承保规模1331亿美元,占财险市场15.3%,中国差距显著因美国采取强制投保政策[13][14] 房屋保险制度创新建议 - 建议参照车险模式建立"强制保险+商业保险"分类制度,公共区域由物业投保,套内区域业主自愿参保[9] - 政府应推出普惠型家财险并给予税收补贴,增加增值服务如智能安防设备(烟感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等)[10][16] - 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财险通过政府背书降低价格,提升产品杠杆率和居民信任度[16] 家财险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险企发力非车险业务,多地试水普惠型产品(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14] - 行业探索"保险+服务"模式,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和智能安防设备以降低出险概率[16] - 居民对家财险感知度低,普惠产品有助于培育市场接受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