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产品为经,服务为纬:中宏保险让“老有颐养”照进现实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0 11:48
帮助消费者弥合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成为了中宏保险近年来努力的方向。陆续布局康养领域近十年, 中宏保险已将"成为中国领先的健康和养老专家"确立为自身的战略目标。 当"活得更久"已成为人口发展确定的趋势,如何"活得更好"便成为时代命题。 日前,宏利亚洲发布的2025年宏利亚洲关怀调查(下称"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长寿的认知正发生 深刻转变:仅7%的受访者将延长寿命作为晚年首要目标,超半数(52%)更关注身体、心理、社交及 财务健康的全面平衡。然而,调查也揭示出"高信心、低行动"的现实矛盾——88%的受访者认为已为老 年健康做好准备,但不足四成定期体检,仅15%-25%监测关键健康指标。在财务规划上,近四成受访者 资产集中于现金或定期存款,多元化配置缺口明显。而这一差距,或将影响人们实现其"高质量长寿"目 标的能力。 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挥棒"下,通过构建以健康保障、养老保障、人身保障为三大支柱的产品体系,打 造由MOVE平台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服务及"轻资产、重服务、加科技"的养老服务体系所组成的全生命周 期康养服务生态体系,中宏保险正在用一张"保险+服务"的经纬网络,回应这场关乎每个人的未来命 题。 "中宏保险 ...
产品为经,服务为纬:中宏保险让“老有颐养”照进现实
第一财经· 2025-08-20 11:36
当"活得更久"已成为人口发展确定的趋势,如何"活得更好"便成为时代命题。 帮助消费者弥合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成为了中宏保险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陆续布局康养领域近十 年,中宏保险已将"成为中国领先的健康和养老专家"确立为自身的战略目标。 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挥棒"下,通过构建以健康保障、养老保障、人身保障为三大支柱的产品体 系,打造由 MOVE 平台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服务及"轻资产、重服务、加科技"的养老服务体系所组成 的全生命周期康养服务生态体系,中宏保险正在用一张"保险 + 服务"的经纬网络,回应这场关乎每 个人的未来命题。 "中宏保险正不断拓展健康与养老产品的综合布局,并打造多层次的康养生态。通过'保险 + 服务'模 式的持续实践,中宏保险将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助力消费者在如今的长寿时代实现 更健康、更精彩的生活。"中宏保险首席执行官吴晓咏表示。 纬线织网:全场景服务生态,让康养关怀落地生根 "长寿"不再只是数字的延长,而是生活质量的全面升级。宏利亚洲关怀调查发现,中国内地受访者 普遍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长寿:身体健康( 37% )、心理健康( 32% )与财务健康( 31% )几 乎置于同等重 ...
从“风险承担者”到“价值共创者”,服务如何重塑万亿平安?
第一财经· 2025-07-28 23:46
行业转型趋势 - 保险业从"比责任、拼价格"的红海竞争转向"产品+服务"模式 构建竞争壁垒[1] - 服务转型使保险从低频接触变为高频互动 同时积累"关系资产"获得资本市场溢价[1] - 行业服务普遍处于初创期 存在竖井式架构导致服务断点 如续保失效投诉增长[9] 公司战略升级 - 中国平安将"三省"理念升级为全集团头号工程 与"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深度融合[2] - 通过"金融+生态"模式整合社会资源 形成医疗养老领域的"拼多多+美团"式平台[11] - 2025年推出"添平安"和"享平安"服务体系 覆盖保险保障及体育、教育等生活场景[12] 服务案例亮点 - 全球急速救援实现72小时跨国医疗送返 整合全球资源完成"防、救、用、赔"全链条[4][19] - 医生管家通过摩天轮测评发现脑梗风险 指导客户20分钟内送医抢救[6][26] - 健康管理服务20天完成肺癌术前准备 较常规流程提速50%以上[8][30] - 银行反诈系统10分钟拦截380万元电信诈骗 实现秒级风险响应[29] 生态协同效应 - 整合5万名医生、3.7万家医院、23.9万家药店资源 覆盖国内百强医院[11] - 63%个人客户使用医疗养老生态服务 其客均合同数3.37个 为普通客户1.6倍[15] - 健康管理形成"越健康越优惠"正循环 健康分体系提升客群粘性[15] 财务价值体现 - 医疗养老生态客户客均AUM达6.12万元 为非生态客户的4倍[15] - 服务价值被重新定价 从成本项转为资产项 影响商业模式护城河及增长预期[15] - 健康管理前置降低赔付率 直接释放承保利润并反哺产品迭代[14] 技术赋能成果 - 好车主APP实现20分钟山区救援响应 较行业平均2小时提速83%[20] - 重疾理赔16万元20小时到账 材料简化70%以上[24] - 断点服务机器人3分钟解决贷款逾期 较人工处理效率提升60倍[40]
中国人寿财险广东分公司迎战台风“韦帕” 专业担当守护民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9:59
灾前预警与部署 - 公司启动三级机构协同应急预案,多部门联动构建防御体系 [2] - 通过多渠道推送预警信息超85万条,覆盖公众及企业客户 [2] - 实地排查90余处易涝点,设置100张警示标识,完成251家重点企业风险排查 [2] - 运用"国寿大灾应急助手"转移168台低洼区域车辆 [2] - 中山风勘团队分两组检查制衣厂排水系统及养殖基地堤坝防护 [4] - 茂名中心支公司开展"一对一"企业风险排查并提供定制化防灾方案 [4] 灾中救援行动 - 理赔人员24小时待命,珠海案例中快速处理树木砸车事故并转移车辆 [5] - 揭阳案例中26分钟内完成积水车辆理赔结案 [7] - 东莞案例通过视频连线实现40分钟全线上理赔 [7] - 小额案件推行"快赔""闪赔",1小时内完成线上理赔 [7] - 累计投入1024人次服务人员、592台查勘车、93架无人机 [7] - 截至7月21日接报案405件,估损974万元 [7] 农业保险服务 - 组织农险团队协助农户疏通沟渠、加固设施 [9] - 阳江团队配合收割机抢收稻谷降低损失 [9] - 中山团队向1200户农户推送预警,调配5台抽水泵和115个防灾包 [10] - 协调20台收割机优先保障投保农户抢收作物 [10] - 云浮团队直接参与农户水稻抢收工作 [12] - 揭阳开展"清渠行动"清理沟渠并发放防灾手册 [12] - 肇庆通过天气指数保险绿色通道支付21万元养殖险赔款 [12] - 累计协助抢收水稻1.62万亩,排查鱼塘1208亩 [12]
分红险转型并非简单回归
证券时报· 2025-07-21 02:50
行业转型背景 - 国内寿险行业在预定利率下调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发展分红险为代表的浮动收益型业务的必要性 [1] - 2024年9月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提出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 为行业转型提供指引 [1] - 分红险并非新事物 2013年前曾占据国内寿险市场超70%份额 [1] - 此次分红险重回主流是行业发展到更高阶段及周期转换的必然之举 [1] 国际经验与挑战 - 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是国际寿险业应对低利率周期的关键举措之一 [1] - 客户对浮动收益的理解存在难度 行业需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销售误导 [1] 当前有利条件 - 客户对保险产品接受度提升 分红险存在市场刚性需求 [2] - 销售队伍专业化程度提高 分级销售模式有助于产品推广 [2] - 寿险公司更重视资产负债管理 投资团队参与产品全流程 [2] 转型特点 - 本轮转型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而非单纯比拼产品收益 [2] - "保险+服务"成为保险公司竞争重点 [2] - 分红险基础是长期寿险 需服务于养老和财富管理需求 [2] 转型目标 - 保险公司不仅关注保费收入 同时注重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 [2] - 全方位生态化赋能有助于提升业务质量 更好适应转型要求 [2]
“能修还能赔” 华安保险开展“安家宝”服务送到家暖心行动
财富在线· 2025-07-17 17:27
公司动态 - 华安保险在2025年"7 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期间开展"安家宝"服务送到家暖心行动,提供管道疏通、家电检测清洗、宠物问诊体检等个性化增值服务[1] - 浙江分公司工作人员为吴女士解决管道疏通问题并普及防火安全知识,同时为杨女士的宠物提供专业问诊和体检服务[4][6] - 公司在湖北、江苏、广西、四川、青岛等地为客户安排家电检测清洗、管道疏通、宠物问诊等服务[6] 产品特点 - "安家宝"家庭综合保险是服务型家财险产品,提供居家开锁、管道疏通、家电清洗、宠物问诊等增值服务[11] - 产品新增电信诈骗、宠物医疗、老年人意外险等保障范围,实现"保障"与"服务"的融合[11] - 产品特色为"能修还能赔"的家财险产品与服务模式[1][11] 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深耕客户需求,深化探索"保险+服务"模式[11] - 计划在财产损失经济补偿基础上整合维修、清洗等高频生活服务资源[11] - 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家财险产品与服务,满足多元化保险保障需求[11] 市场反馈 - 行动让消费者对"服务型保险产品"产生具体感知和认同[11] - 通过实地服务进一步了解客户的日常保险和服务需求[6]
郭晓涛:升级四大客户权益体系,中国平安已跨界成高品质客户服务的整合者
经济观察网· 2025-07-16 11:24
公司战略 - 公司通过"保险+服务"模式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整合医疗、健康、养老、体育等服务提升客户价值感与获得感 [2] - 公司推出"享平安"客户权益体系,覆盖体育运动、子女教育、文娱生活、健康管理四大领域,提供近百项增值服务 [3] - 公司服务体系形成"基础保障+添平安+享平安"三层服务圈,从风险保障扩展到全场景生活服务 [6] 客户需求与服务 - 针对养老客户需求,公司布局"9073"养老格局(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并试运营高品质养老社区"上海颐年城·静安8号" [4] - 针对家长客户需求,公司链接名企名校、教育机构等资源,提供研学、升学、留学三类增值服务,如升学座谈会活动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个人客户数达2.45亿,其中25%客户拥有4个及以上产品,70%客户服务超5年 [5] 业务布局与数据 - 公司医疗养老布局覆盖29个科室的5万名医生团队、3.7万家合作医院,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覆盖 [7] - 公司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4.9% [7] - 63%的个人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其客均合同数3.37个、客均AUM6.12万元,分别为非生态圈客户的1.6倍和4.0倍 [7]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完善"保险+服务"体系,推动保险融入大众生活,成为客户"好生活"的助手 [8] - 公司定位从金融集团升级为高品质客户服务整合者,战略聚焦"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6][7]
中国平安郭晓涛:打造客户权益体系,让2.45亿客户拥有“好生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09:41
公司战略 - 公司通过"保险+服务"模式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整合医疗、健康、养老、体育等高品质服务,覆盖2.45亿客户 [1] - 公司推出"享平安"客户权益体系,覆盖体育运动、子女教育、文娱生活、健康管理四大领域,提供近百项增值服务 [2] - 公司服务体系构建为"基础保障+添平安+享平安"三层服务圈,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4] - 公司从金融集团转型为高品质客户服务整合者,依托"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实现全方位布局 [5][6] 养老业务 - 公司根据"9073"养老格局(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全面布局养老业务 [2] - 公司试运营高品质养老社区"上海颐年城·静安8号",地理位置优越,配套三甲医院资源 [2] - 公司探索"保险+居家养老"模式,满足客户康复护理、居家适老化、精神文娱等需求 [6] 教育业务 - 公司为家长客户提供覆盖研学、升学、留学三大类需求的增值服务,链接名企名校、行业大咖等资源 [3] - 公司举办升学座谈会活动,邀请升学规划名师张雪峰现场指导,活动反响热烈 [3] 医疗资源 - 公司建立覆盖29个科室的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合作医院近3.7万家,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覆盖 [6]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个人客户数达2.45亿,其中25%客户拥有4个或以上产品,70%客户服务时间超5年 [4] - 公司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达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 [6] - 63%的个人客户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其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AUM达6.12万元,分别为非生态圈客户的1.6倍、4.0倍 [6]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完善"保险+服务"体系,让保险融入大众生活,成为客户"好生活"的助手 [7]
“享平安”客户权益体系:让客户“省心、省时、又省钱”,畅享美好生活
第一财经· 2025-07-13 22:03
公司动态 - 平安人寿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举办"好生活·享平安"客户权益体系发布会,推出"享平安"客户权益体系,覆盖体育运动、子女教育、文娱生活、健康管理四大领域 [1][2] - "享平安"是平安集团"三省工程"的创新实践,旨在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整合线上增值服务和线下活动场景 [1][2] - 发布会现场有1000余人出席,包括公司高管、知名人士、客户及媒体代表,由知名主持人马东全程主持 [1] 产品与服务 - "享平安"提供近百项增值权益,包括滑雪VIP通道、健身月卡、高球预约等体育运动服务 [2] - 在子女教育方面,提供升学咨询、研学营、升学营、留学营等服务,覆盖素养提升、升学规划、留学服务三大需求 [3] - 文娱生活方面整合急难救援、出行服务、家政服务、明星演唱会名额等权益,并推出"银龄乐享学堂"公益项目 [3] - 健康管理方面提供免费在线问诊、就医陪诊、专家门诊预约、尊享体检等服务,并举办名医讲坛、健康美学沙龙等活动 [3] 战略与愿景 -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打造"国家信赖、国民喜欢、与时俱进"的民族品牌 [1] - "享平安"是继4月推出的"添平安"保险+服务体系后的又一创新,旨在让保险融入生活,成为客户"好生活"的得力助手 [6] - 公司表示将持续引进丰富、独特的增值服务与场景活动,为客户提供极致服务体验 [7] 市场反响 - 知名演员岳云鹏表示"享平安"在子女教育、运动健康等方面是值得信赖的"好帮手" [4][5] - 羽毛球世界冠军鲍春来称赞"享平安"构建的运动生态让专业指导变得触手可及 [5] - 作家六神磊磊认为"享平安"的文化及教育场景帮助客户链接优质资源,让优质教育变得更近 [5]
保险预定利率逼近1.5%,市场却不再“炒停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8:31
利率环境与预定利率调整 - 2025年一季度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较年初骤降21个基点 [1] - 当前国有大行5年期定存利率降至1.55%,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67%,5年期以上LPR维持在3.6% [1] - 三季度预定利率或将下调50个基点,普通型人身险上限或从2.5%降至2.0%,分红险从2.0%降至1.5%,万能险从1.5%降至1.0% [1] - 2025年4月预定利率研究值(2.13%)已较现行上限2.5%高出37个基点,若7月二季度研究值低于2.25%,保险公司将在2个月内完成产品切换 [2] 行业动态与产品调整 - 已有部分保险公司先行落地1.5%的分红险产品,如同方全球人寿、中意人寿、恒安标准人寿、阳光人寿等 [3] - 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首次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2] - 2025年1月进一步细化规则:当在售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季度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时,必须启动下调 [2] 利差损风险与投资压力 - 当前保险业高峰时期销售产品的资产负债成本多位于3%-4.025%区间,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1.67%,5年期定存利率跌破2% [5] - 1.5%预定利率分红险销售有望缓解保险公司债券配置压力,头部保险公司有望凭借更丰富的分红产品系列和更强投资能力受益 [4] - 长期利率下行导致保险公司投资端收益持续承压,负债端刚性兑付压力未减,利差损风险不断加大 [4] 产品转型与服务创新 - 行业加速转向"保险+服务"模式,如平安发布"添平安"保险+服务解决方案,太保已落地15个养老社区项目 [8] - 客户从关注产品收益转向询问附加服务内容,如医疗健康配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等 [9] - 行业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通过"保险+生态"覆盖健康、养老、教育、财富等更多场景 [10] 监管政策与行业分化 - 2025年6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平衡分红保险预定利率与浮动收益、演示利益与红利实现率的关系 [6] - 新政实施后行业或将加速分化,头部保险公司优势凸显,中小保险公司通过高分红揽客空间被大幅压缩 [6] - "限高令"进一步完善,杜绝随意抬高分红水平、行业过度竞争从而影响可持续经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