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承担责任
icon
搜索文档
扛过去,你就赢了
36氪· 2025-11-08 10:45
很多老板和我聊天时,我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 大家都很焦虑。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感觉快要扛不下去了。 的确,生存的压力,工作中的挫折,对未来的迷茫,甚至恐惧,压得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 无数次遇到困难、痛苦、压力的时候,你可能都想放弃了。 但是,我想告诉你,你扛得住,就是本事,扛过去,你就赢了。 具体该如何理解呢?有以下3点: 01 担得起责 在职场上,负责是一个人可贵的品质。担得起责往往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对你的态度负责。 有人曾问过股神巴菲特:"您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什么品质?" 巴菲特回答说:"态度,尤其是工作的态度。" 有些人并不缺乏工作的能力,但他们缺乏主动做事的态度,遇到一些大事、难事,他就退缩了,只会找 借口逃避。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能力问题,都是态度问题。 遇事时,如果你还没做,就是"不能"的态度,不愿尝试,不敢去做,那你就一定做不成这件事。 ②对你的行为负责。 无论事情你做成什么样子,你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不要推卸责任。 有些人是很不负责的,取得成绩时照镜子,把功劳归于自己,洋洋得意;遇到困难时看窗口,找人甩 锅。 而真正扛得起责的人,当取得成绩时,他们会看向窗口,把工作成果归功于他人,不 ...
AI编程时代的生存原则是什么?吴恩达:快速行动,承担责任
36氪· 2025-09-23 07:30
AI辅助编程的效率革命 - AI辅助编程使独立原型开发实现10倍加速,而处理大型传统生产规模代码库的效率提升约为50% [10] - 原型开发成本大幅降低,使快速多次试错成为可行策略,真正价值在于发现值得深度开发的项目 [2] - 构建原型对安全性、扩展性要求较低,AI进一步降低了试错门槛,建议在沙盒环境中大胆实验 [12][13] 开发者角色与技能转型 - 编程工具快速迭代,从GitHub Copilot到IDE,再到高度代理化的编程助手,落后半代即可能显著影响产出能力 [15] - 代码价值本身正在降低,AI可自动生成代码、迁移数据库架构,使架构决策变得更可逆 [16] - 开发者需要从代码编写者转型为系统设计者和AI指挥者,重点把控核心架构与复合型系统构建 [3] 工程效率提升后的新瓶颈 - 工程速度提升后,产品决策与用户反馈成为新的瓶颈,当工程时间从3周压缩到1天时,花费1周获取用户反馈会显得极其漫长 [4][18] - 提出数据使用的新范式:不应单纯依赖数据做决策,而要用数据修正直觉,通过反思误判来打磨用户直觉 [19] - 通过走廊测试、咖啡店调研、快速原型验证等方式建立高效决策循环,拥有用户直觉和基本设计决策能力的工程师能让团队发展更快 [20][27] 编程教育的重要性与现状 - 强烈反对“AI时代无需学编程”的观点,指出历史上每次编程工具进步都让更多人群具备编程能力,非技术人员可通过AI辅助快速掌握基础编程能力实现跨领域效率提升 [5][21] - 未来核心技能是“精准告诉计算机该做什么”,这需要理解计算机语言与编程逻辑,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控制计算机至关重要 [24] -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失业率升至7%,但企业却面临AI工程师严重短缺,核心矛盾在于大学课程未能及时覆盖AI辅助编程、大语言模型调用、RAG/Agentic工作流构建等关键技能 [6][25] AI工程师的新兴技能需求 - 新兴AI工程师需掌握三大技能:使用最新AI编程工具、熟悉AI构建模块(提示工程/评估技术/MCP)、具备快速原型能力与基础产品直觉 [6][26] - 构建Agentic工作流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推动一套规范的错误分析流程的能力,这能诊断出问题所在并集中注意力进行修复 [35] - 快速原型技能包括基本的全栈知识,在AI辅助下,即使后端背景的工程师也能成为出色的前端开发者,但棘手的后端错误仍需长时间调试 [27] AI编程工具的发展现状与局限 - AI编程工具已超越代码自动生成阶段,发展到高度代理化的编程助手,如Claude Code、Gemini CLI等,工具进化速度极快 [15] - 对于更常见的任务(如正常的前后端开发)和拥有大量训练数据的场景(如实现transformer神经网络),AI表现优异,但对于真正奇怪的极端情况或底层GPU编程,训练数据较少,可靠性较低 [36] - 存在通过Agentic工作流生成合成数据来训练下一代模型的路径,例如使用多版本的LLaMA论文生成编程难题和解决方案 [41] 产品管理与用户调研的演进 - 工程加速导致产品管理成为瓶颈,团队越来越多地凭直觉做出决定,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快的决策过程 [18] - 出现使用模拟智能体(simulated agent)进行用户调研的新方法,可以模拟100个角色来测试产品,但校准这些智能体使其反馈与真实用户行为匹配是关键挑战 [44] - 对于B2B产品等特定领域,互联网上缺乏相关上下文数据,从真实用户那里获得反馈仍然至关重要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