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授权合作

搜索文档
2025年首次涨停!医药巨擘海王生物已集齐估值跃迁碎片
全景网· 2025-05-27 15:44
公司股价表现 - 2025年5月27日海王生物迎来首次涨停,当日参与资金达1.75亿元,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近三倍,呈放量冲涨态势[1] - 股价上涨与市场对中国创新药企技术输出能力信心增强有关,尤其是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PD-1/VEGF双抗SSGJ-707全球权益合作的消息[1] - 多家中国创新药企将在2025年ASCO年会上发布研究成果,市场对国产创新药出海及技术授权合作预期升温,医药板块热度提升[1]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公司从1992年深圳蛇口初创企业成长为覆盖医药研发、制造、流通全产业链的综合性集团,演绎从传统药企向生物科技平台跃迁的资本叙事[3] - 1998年深交所上市后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全国20余省市的配送网络,2015年营收突破百亿[3] - 医药商业板块拥有22个省级物流中心、110个物流仓库,总仓储面积超39万平方米,623台自有物流车辆及110台冷藏车,2024年为近17万家客户提供配送服务[4] - 医药工业领域拥有505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福州和北京生产基地共326个品规入选国家医保目录[4] 研发实力与创新成果 - 研发团队228人,拥有60余项发明专利,聚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新药开发[5] - 2025年3月自主研发的NEP018片(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获临床试验批准,填补国内靶向治疗空白,潜在市场规模2030年将突破2000亿元[9] - 研发管线还包括亚单位流感疫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等潜力品种[9] 2024年经营表现 - 全年营收303.17亿元,归母净亏损11.93亿元(同比减亏16.9亿元),扣非净亏损12.38亿元(同比减亏17.4亿元)[7] - 计提商誉减值5.19亿元和应收账款减值2.93亿元,商誉减值已接近尾声为业绩长期增长奠定基础[7] - 战略性放弃低效低毛利率业务并优化低效子公司[7] 行业机遇与战略转型 - 医药产业集中度提升,带量采购、两票制等政策加速中小流通商出清,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8] - 公司通过SPD解决方案实现从产品提供商向服务解决方案商转型,帮助医院降低物流成本20%以上并在安徽试点初见成效[8][9] - 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供应链融资、静配中心等延伸服务强化客户粘性[8]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创新药发展,研发成果转化有望提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