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挫力
icon
搜索文档
研究发现:有这种特质的人会越过越好,别不信
36氪· 2025-11-05 07:24
提到"脸皮厚",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一些不太正面的形象:没有羞耻感,死皮赖脸,得寸进尺。 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职场晋升、商业谈判乃至日常生活中,那些脸皮厚的人,似乎总能得到更多,过得更好? 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科学地理解,脸皮的厚薄到底是什么。 它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个体对社会评价的敏感度差异。 而脸皮厚的人则更为钝感,不容易感到羞耻或尴尬。 2、认知差异 脸皮薄的人,往往自尊水平较低或不稳定,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的积极评价。 脸皮厚的人,要么是拥有稳定且强大的核心自尊,不在乎无关紧要的评价; 要么是一种虚假的高自尊(如自恋),通过否认和无视负面反馈来维持表面的强大。 3、环境影响 在强调集体和"面子"的文化里,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种环境自然会培养出更多脸皮薄的人。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在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中,个体表达和个人权利被放在首位,脸皮厚的人相对就更多。 1、生理特征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脸皮薄的人大脑杏仁核(处理恐惧、焦虑等情绪的区域)天生就更容易被激活,对社交信号(如 ...
有松弛感的家庭,才能养出有生命力的孩子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6:16
家庭氛围类型分析 - 指责型家长导致孩子过度紧绷和害怕犯错 [2] - 焦虑型家长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和情绪难以安抚 [3] - 包容型家长使孩子能够勇往直前并更好反思经验 [3] 松弛感核心特征 - 对"人"的重视超过对"事"的控制 [4] - 允许犯错和试错并让情绪自然流动 [4] - 自带隐形规则而非放任自流 [5][6] - 与压抑情绪有本质区别需健康表达方式 [7] 松弛感带来的积极影响 - 容错型家庭孩子大脑前额叶活跃度更高 [9] - 自由探索孩子问题解决能力高出平均值27% [10] - 游戏化处理挫折使孩子无惧失败 [12][13] - 重视孩子需求时沟通成功率高出4倍 [14] 培养松弛感的具体方法 - 允许孩子和自己犯错并教授应对方法 [16] - 区分大事小事避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17][18] - 情绪上头时使用暂停键平复后再处理 [18] - 放下控制学会信任并完成自我成长 [18] 松弛感的本质意义 - 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和信任 [19] - 从雕刻完美作品转变为托住生命的掌心 [19] - 家庭作为储存勇气的能量站而非纠正错误的手术室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