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轿子
搜索文档
一看就懂!主动权益基金的8大缺点!
搜狐财经· 2025-10-07 00:46
核心观点 - 主动权益基金在长期内仍能提供超额收益,但存在多重固有缺点,需全面认识以建立理性投资框架 [2] 业绩持续性风险 - 基金业绩高度依赖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与市场风格的匹配,绝大多数基金无法持续跑赢市场 [4] - 市场风格切换导致“冠军魔咒”,追逐短期冠军是普通投资者的主要陷阱之一 [4] 基金经理个体风险 - 基金业绩直接受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能力圈、情绪及健康状况影响 [6] - 存在基金经理离职风险,优秀基金经理可能被挖角或“公奔私” [6] - 部分基金经理因短期排名压力出现风格漂移,追逐市场热点 [6] 基金公司利益冲突 - 基金公司收入源于规模驱动的管理费,与投资者追求的净值增长目标不完全一致 [6] - 公司可能更注重扩大规模而非全力提高投资者的绝对回报 [6] - 极少数情况下存在抬轿子(用其他基金为旗下明星基金拉升股价)和老鼠仓问题 [6] 投资者行为影响 - 市场大涨时,基金经理可能被迫在规定内迅速建仓,即便不看好后市 [9] - 市场大跌时,为应对基民赎回,基金经理可能被迫在低位抛售股票,加剧亏损 [9] 规模对收益的影响 - 业绩优秀的“爆款”基金规模迅速膨胀至数百亿后,其超额收益往往随之消失 [11] 基金发行周期问题 - 新基金发行最火爆的时期往往对应市场高位和估值偏高阶段,投资者面临长期套牢风险 [13] 运营成本问题 - 费用是唯一确定的损失,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高于指数基金,长期复利下会侵蚀最终收益 [15] 信息透明度问题 - 营销材料突出历史业绩但很少揭示收益的实现逻辑和可持续性 [16] - 普通投资者难以穿透了解基金经理的实际投资能力、策略稳定性及潜在风险暴露 [16] 投资建议 - 不追逐短期冠军,考察其3-5年以上的长期业绩和风格稳定性 [18] - 将基金经理作为核心分析对象,考察其从业年限、投资理念的深度与一致性 [18] - 警惕规模过大的“巨无霸”基金 [18] - 将费率作为硬性筛选标准,在同等条件下选择费率更低的基金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