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定期调整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指数调整效应未来如何演变?
中金点睛· 2025-05-08 07:16
指数定期调整预测意义 - 实现A股宽基指数成分股调整名单的提前预测对套利投资者和陆股通投资者具有较大意义,可捕捉纳入效应带来的超额收益和把握可投标的范围变化[1] - 中证系列和上证系列指数每年6月、12月定期调整成分股,6月调整名单在5月审核,参考上年度5月1日至审核年度4月30日的交易及财务数据[1] - 报告依据规则对2025年6月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A50等10个指数的调整名单进行预测[1] 指数调整效应分析 - 2023年以来跟踪主要指数的被动型基金规模迅速增长,其中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科创50指数跟踪基金在2024年增长显著[2][8] - 全历史区间纳入样本股在公告日后10日超额收益显著,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科创50、科创100和北证50均值分别为1.53%、0.87%、1.43%、1.43%、3.95%和6.79%[2][12] - 2023年后纳入效应优于历史平均,沪深300和上证50在公告日后10日超额收益分别提升至4.64%和6.77%[2][12] - 剔除效应在2023年后更显著,沪深300和科创50剔除样本在公告日后10日超额收益降至-6.91%和-1.67%[17][21] 影响因素分析 - 海外指数调整效应衰退,标普500纳入效应超额收益从1990-2000年的7.6%降至2010-2020年的0.8%,剔除效应从-16.6%缩减至-0.6%[3][21] - 高冲击系数样本纳入效应显著,但2023年后效应提前反映[26][29] - 调入多个核心指数的样本股纳入效应表现良好,指数迁移样本占比稳定[31][35] - 公告日前超额收益未显现的样本在公告后收益反弹,高换手样本近期表现良好[38][43] 策略表现 - 高冲击系数纳入策略表现优异,2019-2024年每年实现约10%年化收益,2010年以来年化收益8.1%,超额收益7.2%[51][56] - 提前10天预测纳入样本的策略年化收益从2.5%提升至5.7%[52][63] - 按公告前超额收益率选择较弱股票的组合表现优于持有全部纳入样本的策略[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