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的收益公式
icon
搜索文档
[6月13日]指数估值数据(下跌的品种,何时迎来右侧上涨呢;港股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6-13 21:55
市场表现分析 - 大盘微跌,收盘仍维持5星级投资价值 [1] - A股大盘股波动较小,小微盘股跌幅较大 [2] - 价值风格及红利指数表现相对抗跌 [3][4] - 港股整体下跌但表现坚挺,恒生指数跌幅小于A股 [5][6][7] - 港股红利类品种表现突出,红利指数逆势上涨 [8] - 港股科技股跌幅较大,估值接近低估区间 [9] 全球市场波动原因 - 地区冲突导致全球股票市场短期波动 [10][11] - 此类事件主要影响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经营影响有限 [12] - 市场修复周期通常较短 [13] 定投策略与微笑曲线理论 - 熊市左侧下跌阶段定投可有效降低成本,右侧上涨阶段可实现盈利 [14][15] - 微笑曲线形成机制源于指数收益公式:指数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16][17] - 沪深300历史市盈率区间为8-50倍,常态在十几倍 [19] - 分红贡献年化2-3%收益,盈利增长是长期核心驱动力 [20][21] 行业周期轮动特征 - 科技行业率先进入右侧:港股科技2021-2022年下跌60%后,2024年盈利恢复带动估值修复 [31][32] - 医药行业周期滞后科技2年,2024Q4起盈利恢复推动上涨 [33] - 消费行业仍处左侧:当前类似两年前医药,盈利增速放缓导致估值下行 [34][35][36] - 港股经历2021-2022年腰斩后,2024Q1盈利同比增长16%,涨幅居全球前列 [37][38][39][40] 估值数据摘要 - 恒生指数市盈率13.25倍,市净率1.32倍,股息率3.25% [44] - 港股科技市盈率40.97倍,市净率3.36倍 [45] - 恒生医疗保健市盈率29.74倍,市净率2.63倍 [45] - 沪港深消费50市盈率33.56倍,市净率3.72倍 [45] 经济周期与投资策略 - 低迷周期出现左侧买点,景气周期形成右侧卖点 [46][47] - 业绩下滑阶段往往对应估值低点(如港股科技、医药) [49] - 经济过热阶段需警惕牛市顶部风险 [51] - 周期轮动创造"低买高卖"机会,不同行业周期非同步 [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