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
搜索文档
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李云泽发声将推动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
北京商报· 2025-10-27 22:51
金融服务新模式构建 - 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1][2] - 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 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 [2] - 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保障 [2] - 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的核心在于解决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要求金融体系从过去偏重基础设施等“硬资产”的投资转向更加注重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支持 [3]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发展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将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18个试点城市所在省份,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AIC [3] - 政策发布后,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纷纷落子设立AIC [3] - 目前已有4家大型银行在京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邮储银行AIC也正在筹建,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 [4] - 多家大型银行设立AIC旨在通过专业机构将银行资金转化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长期资本,是优化融资结构的关键举措 [4] 金融制度型开放 - 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1][6] - 银行保险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已经基本取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完全取消 [6] - 发布《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支持商业银行总行加大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力度,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6] - 金融制度型开放要求以制度规则对接为核心,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在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方面的限制,并完善配套监管规则体系 [7] - 需强化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支持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服务跨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发挥更积极作用 [7]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与兼并重组 - 坚定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1][8] -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8] - 部分中小银行暴露出资产质量恶化、信用风险加剧、资本不足和公司治理不完善等问题,风险化解需同内部改革相结合 [8] - 通过多年改革化险,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峰值大幅下降,风险抵御能力显著提升 [9] - 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