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支付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13家支付机构获“长期有效”牌照,华为、字节在列!
券商中国· 2025-07-08 14:18
支付行业监管动态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行业出现更名、增资潮,监管重点从"数量管控"转向"质量优化"[2][3] - 央行首次公布13家支付机构获"长期有效"牌照,包括抖音支付、花瓣支付等,但"长期"不意味永久,违规仍会被撤销[8][9] - 监管思路向备案制转变,通过全链条监管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发展,机构合规要求显著提升[9][10] 捷付睿通公司动态 - 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获央行批准,2011年成立时注册资本1亿元,2016年引入小米科技持股97%[1][4] - 2024年6月完成更名,增加"支付"及所属区域内容以符合《条例》要求[5][6] - 业务覆盖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后调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支付交易处理Ⅰ类",旗下小米钱包APP集成多元场景[4] 行业增资案例 - 财付通增资70亿元至223亿元创行业纪录,注册资本增幅达45.75%[7] - 抖音支付、乐刷支付、盛迪嘉支付等均在年内完成增资以满足新规1亿元实缴资本门槛[7] 牌照续展情况 - 首批13家续牌机构中,2家被终止续展,2家未提交申请,2家主动放弃[8] - 续牌结果体现动态退出机制,加速行业出清与资源整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