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的政治属性
icon
搜索文档
在把握教育三重属性中夯实教育强省之基
新华日报· 2025-05-13 14:40
教育政治属性 -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具有特定阶级属性,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 - 实施教育系统党建"领航行动",加强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2] - 通过四级体育联赛、美育浸润行动等落实"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 教育人民属性 - 以"更好的教育"回应民生需求,2012-2024年国家持续强调教育公平普惠性 [3] - 通过"1+3"功能区战略、"苏北教育振兴计划"缩小区域差距,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阶段教育协同发展 [3] - 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开展"百校千企万岗"就业帮扶行动提升民生服务能力 [3] 教育战略属性 - 教育是立国之本,新时代需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的先导作用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 [4] - 创建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培养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4] - 推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与"1650"产业体系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和基地强化创新牵引 [5] 江苏教育实践 - 统筹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三大战略,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 [5] - 加强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开发一流课程形成理实融合的科技支撑体系 [5] - 目标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高质量教育培育新质生产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