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EM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食品安全、振兴县中…一文读懂“十四五”教育强国建设“成绩单”
新京报· 2025-09-23 20:22
基础教育建设成果 - 中国基础教育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 [2] -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 [2]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是其在欧美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主要职能是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教育 [2] 学生身心健康与校园安全 - 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课间活动由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 [3] - 全国学生总体近视率与五年前相比有所下降 [3] - 开展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制定校园食品安全指引,规范食材采购、验收、加工、售卖等关键环节 [4] 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输送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现在的60.8%,进入普及化阶段 [5] - "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 [6] - 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科技进步奖,在生命科学、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 [6] 学生资助体系 - 学生资助实现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5]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6.3亿人次,资助金额累计超1.2万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482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70% [5] 职业教育体系发展 - 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在校生共3400万人,设置了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434个专业、12万个专业点 [7] - 五年内新增63所职业本科学校,52所普通高校开设职业本科专业,职校生"上升通道"日益畅通 [7] - 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7] 教师队伍建设 - 全国1885万教师的整体结构与素质能力实现"双优化" [8] - 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在"十四五"期间压减65%以上,大力减轻教师负担 [11] - 中西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130多万教师,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成果 [10]
教育部定调: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淡化竞争减少焦虑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13:51
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 基础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1] - 全国2895个县域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2]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12年64.5%提升至92% 增长27.5个百分点 [2] 高等教育普及与人才培养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30%提升至60.8% 实现翻倍增长 [2] - 高等教育累计输送5500万人才 [2] - "双一流"高校培养全国超50%硕士和80%博士 [2] 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 - 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 系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合作建设一类中心 [1] - "双一流"高校在量子科技 生命科学 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 [3] - 研究生可用专利 产品设计等创新性成果申请学位 突破"唯学位论文"限制 [3] 教育体系改革 - 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 [2] - 中考改革探索淡化竞争 减少焦虑的资源配置方式 [2] - "双一流"高校承担90%以上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沪成立 怀进鹏龚正阿祖莱出席仪式并致辞
解放日报· 2025-09-22 09:47
龚正说,当前,上海正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战略擘画,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我们将以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成立为契机,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全社会科学 素养,着力推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把上海打造成国际STEM教育发展高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 良性循环,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上海将全力支持研究所发展,为促进全球教育 改革创新、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阿祖莱说,非常荣幸在上海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上海集聚了知识智慧、科学创新以及历史沉 淀,为国际STEM研究所打造了一流的场所,我们对各方的支持深表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的 合作源远流长,此次在上海设立一类机构,愿景宏大,意义非凡。研究所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 一类机构的网络,推动STEM科学的发展,促进全球教育平等发展,帮助世界各国应对人类共同的挑 战。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主持。成立仪式前,怀进鹏与阿祖莱共同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 研究所相关协定。 STE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的 ...
扩大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 陈吉宁会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解放日报· 2025-09-22 09:47
陈吉宁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沪成立表示祝贺,介绍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情 况。他说,习近平主席重视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各方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强调"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合作很有意义,有利于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前 沿窗口,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当前,我们正深化建设"五个中心",加快推 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上海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着长期良好合作,希望以研究所在沪成立为新起 点,进一步扩大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积极搭建各类平台载体、拓展活动渠道,促 进各国特别是青少年之间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共抓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共推创意城市网络建设。上海 将在教育部指导下,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支持研究所更好发挥作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 展。 阿祖莱感谢中国政府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对上海的热情接待和友好合作印象深刻。她 表示,上海历来是全球创新创意之城,来自世界各地的要素资源汇聚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 首次在中国上海设立,具有历史性意义。希望进一步深化双方务实合作,吸引更多国际伙伴参与,推动 研究所及ST ...
新华社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成立
新华社· 2025-09-21 21:39
编导:徐中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0:00 记者:魏冠宇、吴振东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今天正式成立
齐鲁晚报· 2025-09-21 21:28
今天(21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研究所经过近两年的筹备正式建成,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 10个一类中心,也是其在亚太地区的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中国,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也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STEM教育治 理,将中国STEM教育优秀实践经验分享给全世界。 (央视新闻) 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将聚焦STEM学科(即"Science科学、Tec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数学")及跨学科教育创新,以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组织国际协同研究、搭建政策对话平台,提出指南或建议以及开展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推动全球STEM教育 发展。 ...
9月2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1 21:01
今日摘要 《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以崭新姿态书写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的壮美篇章。 李强会见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 李希对希腊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十四五"期间,安徽、福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振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推动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我国多举措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扩围升级。 巴勒斯坦方面称,以军袭击加沙地带致90人死亡。以色列称,继续扩大在加沙城的地面行动。 伊朗宣布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内容速览 《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 版,在全国发行。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民族在广泛地交往交流交融中,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成立
新华社· 2025-09-21 20:47
核心事件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9月21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是中国与教科文组织合作的重要成果[1] - 该研究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设立的首个一类中心 也是首次落户中国的一类中心[1]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与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共同签署《所址协定》和《运行协定》[1] 战略意义 - 研究所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重要机构集群 在中国国内和全球范围内推动STEM教育发展[1] - 成为中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 为世界STEM教育治理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1] - 通过培养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支撑未来社会发展与全球可持续性[1] 功能定位 - 规划组织广泛的STEM教育实验性研究 开发教学干预措施和教学方法[2] - 建立全球性个人与机构专业人才库 监测监督STEM教育进展[2] - 作为国际协作平台发挥信息交流 网络资源和能力建设中心作用[2] 教育需求 - STEM教育通过跨学科整合与实践导向 培养创新人才和社会责任感[1] - 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迅猛发展背景下各国面临的创新人才短缺挑战[1] - 从幼儿到成人阶段促进包容 公平 适切和优质的全民教育[2]
为全球青少年打造科创教育案例 WAFC世界青少年创造力培育项目案例开发工作坊第五站研修活动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13 09:11
活动概况 - WAFC世界青少年创造力培育项目案例开发工作坊第五站研修活动在同济大学举行 活动以趋势 对话 启发 实践 共创 展望六个关键词为主题 [1] - 活动由同济大学 世界青少年创造力培育联盟筹备工作组联合主办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出席 [2] 教育理念与目标 - 活动围绕STEM教育核心理念 重点讨论如何将科学 技术 工程 数学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 [1] - 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做中学项目 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 - 为全球青少年科创教育打造项目案例 [1]
教育部:持续推动中小学校加强科学教育 提高少年儿童科学素养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7:34
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 健全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强化年级学段有机衔接 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3] - 一至九年级均已开设科学课 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总课时占比增至8%-10% 独立设置信息科技和劳动课程 [3] - 高中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分别设置必修、选择性必修及选修学分 独立设置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 [3] 科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 推进科学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 引导教师探索跨学科综合化教学与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 [3] - 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 推动学生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学习 提升观察、实践、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能力 [3] - 积极探索STEM教育 培育具备扎实科研素养的青少年储备力量 [5] 科学教育平台与资源建设 - 持续开展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建设 探索科学教育实施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4] - 构建学段纵向贯通、校内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 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确定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4] - 完善大中小学及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 统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等阵地平台资源建设与开放 [4] 科学教育战略规划 - 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战略高度 深挖教育系统优势 持续推出科普优质资源和特色项目 [5] - 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核心 多方发力推动科普工作走深走实 助力全民科学素质能力提升 [5] -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且愿意投身科研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