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文学计算)

搜索文档
跨界追光:一位物理学博士的科幻文学人生
新华社· 2025-05-23 16:42
"当年填报志愿,我所有批次都只填物理系,就因为从小爱看科幻小说。"少年时的"科幻后遗症",引导 刘洋走上科学研究之路,但他也一直没放下手中的笔。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凝聚态物理博士期间,他白 天在实验室研究超导新材料,腾出夜晚的时间在电脑上写科幻小说。 用情感弧线描述小说人物叶文洁的情绪波动,为AI应用设计具备自由意志的剧情支线,在重庆轨道列 车穿楼瞬间构思时空折叠方案……这些"脑洞大开"的跨界场景出现在重庆大学中文系的"创意写作"课堂 上。让文科生学编程、理科生写小说的"跨界导师"正是重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洋,同时他还是一位凝 聚态物理学博士和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 2012年,刘洋将研究生期间的科幻写作课作业《时振》投给杂志社,故事里的二战物理学家在荒岛破解 了时间跳跃之谜。这篇处女作登上《新科幻》杂志,也就此开启刘洋的科幻文学人生。 他的小说被称为"硬科幻",内容遍布材料特性、原子结构、数学逻辑等相关科学知识,这是他长期从事 相关领域研究带来的影响。"我的小说都是科研的'边角料'。"刘洋指着书架上的作品说。 如今,数字人文(文学计算)是刘洋的重点研究方向。他秉持"新文科"视野,将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熔 于一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