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

搜索文档
2025银河科幻大会在四川天府新区启幕
中国发展网· 2025-09-22 20:31
中国发展网讯 9月19日,成都科创生态岛化身"科幻绿洲"——2025银河科幻大会【原第七届中国(成 都)国际科幻大会】在此启幕。本届大会以"未来之前·畅享未来"为主题,会期从9月19日持续至21日, 是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之后四川举办的首场国际性科幻活动。 大会由阿来、刘慈欣、加拿大"科幻教长"罗伯特 索耶三位常驻主宾领衔,王晋康、韩松、何夕等国内 科幻名家,及美国《轨迹》杂志主编丽泽 格伦 绰隆比、波兰《赛博朋克2077》创意总监伊戈尔 (002922)·萨任斯基等四大洲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三百位嘉宾齐聚,覆盖创作、出版、影视、游戏、 衍生品、文旅等科幻全产业链,共同见证中国科幻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历史性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四川省科协与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银河科幻大会 连续五届落户天府新区,共同建强世界一流科幻活动品牌,通过导入全球优质科幻资源,推动科幻IP就 地转化、科幻赋能文旅发展。 4大发布+9项签约科幻产业迎"新引擎" 开幕式核心环节,多项科幻成果发布,传递蓬勃发展力量:第二届四川省青少年科幻创作征集活动成果 正式揭晓,刘慈欣、尼尔·克拉克等国际科幻领军人物为 ...
第36届银河奖揭晓 《金桃》斩获最佳科幻长篇小说奖
新京报· 2025-09-22 07:06
行业活动与奖项 - 2025银河科幻大会于9月19日至21日在成都举行 主题为"未来之前 畅享未来" 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等政府机构主办 新华文轩联合主办[1] - 第36届银河奖揭晓 最佳长篇小说奖由杨晚晴《金桃》获得 该作品以盛唐为背景 融合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元素 演绎丝绸朋克传奇[1] - 最佳科幻网络文学奖由阅文集团旗下作家狐尾的笔作品《故障乌托邦》获得 颁奖词评价其将意识上传、AI叛乱与人性救赎编织成赛博史诗[3][5] 网络文学平台发展 - 自2017年第28届银河奖首次设立最佳网络文学奖以来 网络文学平台已成为科幻产业核心阵地之一[3] - 银河奖进一步强化网络文学比重 新增最佳网络科幻作家奖和最佳海外传播网络文学奖 分别由天瑞说符和《从红月开始》获得[3] - 最佳新人奖授予刘麦加与网络作家城城与蝉 柯遥42凭借《为什么它永无止境》成为首位获得银河奖的女频网文作家[3] 产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阅文集团联合《科幻世界》启动"银河计划" 旨在巩固银河奖专业性与多元性 该计划由作家阿来和刘慈欣担任首席顾问[5] - 银河计划包含三大核心行动:扶持青年科幻创作者 启动科幻品类征文 在起点读书设立科幻网文专项资金扶持 通过编辑评选的作品可获得持续性稿费支持[5] - 大会举办"科幻的多重宇宙"主题论坛 聚集《三体》作者刘慈欣、韩国科幻作家金草叶、《赛博朋克2077》创意总监伊戈尔·萨任斯基等嘉宾 探讨科幻全球化传播与跨媒介叙事[5]
大时代推动是《三体》成功的最深层原因(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回望《三体》海外传播10年路
人民日报· 2025-09-16 07:08
开始只是一个很短的故事,但多年来像一株植物那样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成长,最后形成了全面描述人类 与外星文明战争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三部曲最初的书名叫《地球往事》。在科幻小说创作中,我一直在 努力使远离现实的科幻想象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质感。在《三体》中也能看到这样的努力,想淡化甚至 去除科幻文学中的传奇因素,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构建一部厚重的具有强烈真实感的未来历史。以那 时狂妄的想法,是要写出科幻版的《战争与和平》。但这个努力并不成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不足以 支撑起科幻的想象世界,到最后,《三体》还是成为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幻小说,《地球往事》的书 名也放弃了。 《三体》10年前开始在海外出版,最先是英文版。感谢《三体》的中方代理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 司和原著的中文出版方科幻世界杂志社,是他们的卓越努力使三部曲的海外出版成为现实。现在看来, 出版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和选择,无论是国外出版社的选择还是宣发方式,都是正确和具有远见的。这无 疑是中国文学海外出版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但即使如此,作为作者,同时也作为一名熟知中国科幻艰辛曲折百年历史的科幻迷,对于《三体》在海 外所经历的一切,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套用一位 ...
大时代推动是《三体》成功的最深层原因(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22
今天,《三体》在海外产生影响力,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进程,让中国 成为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国家,也让中国的科幻小说在世界上受到关注 三体问题是物理学中一个著名的问题,它设想一个极简的宇宙,只有三个有质量的质点,在相互的引力 作用下运动。对这样一个极简宇宙,人类现在的物理学和数学都不能够预测它的运行状态。现实中极其 复杂宏大的宇宙,又蕴含着多少未知的奥秘?这件事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我进而想象在现实的宇宙中 存在一个由三颗恒星构成的星系,想象自己是星系的目击者,看着三颗恒星在太空中做着无规则、难以 预测的三体运动,这就是《三体》构思最初的来源。 开始只是一个很短的故事,但多年来像一株植物那样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成长,最后形成了全面描述人类 与外星文明战争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三部曲最初的书名叫《地球往事》。在科幻小说创作中,我一直在 努力使远离现实的科幻想象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质感。在《三体》中也能看到这样的努力,想淡化甚至 去除科幻文学中的传奇因素,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构建一部厚重的具有强烈真实感的未来历史。以那 时狂妄的想法,是要写出科幻版的《战争与和平》。但这个努力并不成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不 ...
共赴海底奇幻之旅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文化IP改编与本土化 - 法国经典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自1869年连载后,历经1902年中国译介、2015年法语奇幻剧首演,至2025年推出中法共创巡演版本,展现跨世纪文化生命力[3] - 中法共创版通过黑光剧场技术实现视觉革新:以黑暗为背景、光线勾勒海洋生物动态,结合中国传统"留白"美学,创造虚实相生的沉浸式体验[3] - 语言本土化将原版水手之歌改编为蕴含"梦/空/归去来兮"哲思的中式歌词,采用对仗押韵格式强化文化共鸣[4] 舞台艺术创新 - 演员需同时演绎人类角色与操控全黑戏偶,配合特制灯具构建"光墙"系统,实现"隐藏操控者+突出偶戏光影"的技术突破[3] - 视觉设计融合《山海经》元素,新增龙形蛇鱼偶戏形象,服装既保留国际化舞台审美又加入中国渔民俗文化符号[4] - 角色重塑赋予法国原著人物中国游侠气质,通过民间歇后语和渔民服饰实现情感本土化[4] 跨文化市场拓展 - 剧目通过三重本土化策略(语言/视觉/情感)渗透中国观众市场,验证经典IP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可持续开发潜力[3][4] - 创作团队包含中方编剧与导演,确保改编既符合原著精神又扎根本土文化土壤[5]
技术破壁,人与AI共创科幻未来
科技日报· 2025-06-05 14:12
科幻短剧《太阳坠落之时》的成功 - 首部AIGC制作的科幻短剧《太阳坠落之时》在抖音播出后两小时内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对AI特效和内容忠实度的热议 [1] - 该短剧的成功不仅体现技术突破,更是内容与创意的结晶,依托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作品改编 [1] -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16年来发掘数百部作品和大量优秀科幻作家,为中国科幻从小众走向大众奠定基础 [1] 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历程 - 中国科幻文学起源于晚清民国时期,梁启超1902年发表《新中国未来记》开创科幻叙事范式,鲁迅1903年提出科学小说对国民启蒙的重要性 [1] - 新中国成立后,郑文光《从地球到火星》和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等作品呼应国家现代化目标 [2] - 20世纪90年代《科幻世界》通过"银河奖"发掘刘慈欣等作家,但科幻仍属小众 [2] - 2010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设立后推动中国科幻进入群星闪耀阶段,《三体》获雨果奖引发新一轮科幻热潮 [2] AIGC对科幻影视的革新 - AIGC技术使《太阳坠落之时》30集200多个场景50多个角色仅用3个月完成,成本不到传统制作的五分之一 [4] - AIGC突破传统制作局限,解决"硬核科幻"影视化难题,实现降本增效和视觉效果突破 [5] - 从1902年首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到2023年《流浪地球2》运用虚拟拍摄技术,科技持续推动科幻影视发展 [3] 科幻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 [6] - AI技术赋能文学创作和音频制作,激发作家创作活力,推动科幻出版多元化发展 [6] - 科幻产业形成"创作-改编-出海"生态,IP开发加速推进,需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读者偏好并深挖经典IP价值 [6] - 跨界融合成为趋势,需以"故事核"为中心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拓展有声剧、游戏等新载体 [6]
跨界追光:一位物理学博士的科幻文学人生
新华社· 2025-05-23 16:42
学科跨界与创新教育 - 重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洋作为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和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在"创意写作"课堂上实现文理科跨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科幻小说创作与编程学习 [1] - 刘洋的课程设计包含情感弧线分析、AI剧情支线设计、时空折叠方案等创新内容,强调科幻作为连接文理科的桥梁作用 [1][2] - 教学团队通过计算机分析1000+篇科幻/网络小说,发现情感叙事隐藏模式及分形结构,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子刊 [2] 科研与创作的融合路径 - 刘洋保持物理学研究习惯,半年集中科研教学、半年创作小说,认为科研破解自然之谜而小说探索人性边疆 [3] - 其科幻小说被称为"硬科幻",内容融合材料特性、原子结构等科研知识,自称作品是科研的"边角料" [1][3] - 已发表多篇CSSCI/SCI论文,研究覆盖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呈现显著跨学科特征 [3] 职业转型与行业发展 - 2018年从西安理工大学物理系跳槽至南方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实现物理到中文的学科跨越 [2] - 目前研究方向聚焦数字人文(文学计算),秉持"新文科"理念融合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 [2] - 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繁荣反映国家科技实力跃升及科技人文深度融合,正在筹备新长篇科幻小说 [3] 创作方法论 - 实验室经历成为科幻创作优势,能准确描述离心机声音、培养皿反光等AI无法虚构的细节 [2] - 处女作《时振》发表于《新科幻》杂志,讲述二战物理学家破解时间跳跃之谜的故事 [1] - 强调科幻灵感需快速落地创作,因科技发展可能使虚构构想短期内变为现实 [3]
雪龙集团董事长贺财霖奖掖后学甘为人梯 积极推动科幻文学领域的发展为文学事业添砖加瓦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15 19:44
宁波文学周及贺财霖科幻文学奖 - 第十二届宁波文学周开幕式在宁波举行 中国文坛名家 业内重要文学期刊主编齐聚甬城 助力宁波文学高质量发展 [1] - 开幕式上举行第四届贺财霖科幻文学奖颁奖典礼 金奖得主为高悦坤《西厢记·机械观音》 银奖得主包括蔡建峰《关于大海的七种解释》等3部作品 铜奖得主包括章程《徒步穿过醋栗丛》等6部作品 [3] - 伊库塔《终焉镜像》等5部作品获"宁波科幻五佳"作品奖 [3] 贺财霖科幻文学奖背景及影响 - 该奖前身为"华语新声"科幻文学征文大赛 2021年起升级为由雪龙集团董事长贺财霖个人出资赞助 [3] - 奖项旨在鼓励华语科幻小说创作 促进科幻文学事业发展 面向全国科幻文学领域 以高额奖金奖励优秀科幻文学作品 每年评选一届 [3] - 该奖在业内积累良好口碑 产生较大影响力 已成功举办四届 涌现大批优秀科幻文学作品 [5] 雪龙集团及贺财霖的贡献 - 浙江省文联副主席 宁波市文联主席杨劲与雪龙集团副总竺菲菲共同为金奖得主颁奖 [3] - 董事长贺财霖关心科幻文学发展 设立该奖项体现其甘为人梯 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致力于提携后学 为科幻文学发展提供支持 [7]
今晚18:00直播间,刘倩、郝景芳、球小姐好、晴天妈妈,分享私藏书单
吴晓波频道· 2025-03-09 03:23
活动概述 - 2025年由蓝狮子与吴晓波频道出品 联合蓝阅工作室策划"百万粉丝博主年度书单"系列直播活动 首场主题为"时代女性智慧:百万粉丝博主书单" [1] - 活动聚焦不同行业领域有影响力的博主 邀请其分享阅读书单并传递阅读价值 [1] - 直播时间为3月9日晚18:00 在吴晓波频道视频号直播间举行 [12] 特邀嘉宾与主题 - 刘倩(《性别经济学》作者)探讨经济学原理如何赋能女性职场与生活成长 分享提升女性幸福感的书单 [3][7] - 郝景芳(雨果奖得主)解析科幻文学对未来教育的启示 分享《北京折叠》之外的未来教育书单 [4][9] - 球小姐好(心理导师)聚焦中年女性心理调适 分享职场与家庭平衡的觉醒书单 [5][9] - 晴天妈妈(心理咨询师)颠覆传统育儿认知 从三胎养育实战中提炼认知升级书单 [6][10] 内容亮点 - 经济学主题:揭示经济学思维对破解职业瓶颈 平衡事业家庭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路径 [7] - 科幻主题:强调科幻读物对构建科学思维与人文关怀多维认知体系的作用 培养应对未知挑战的心理韧性 [9] - 心理主题:中年女性通过自我关怀重塑生命意义 育儿领域提出"重养自己"的高成长阅读理念 [9][10] 活动特色 - 首次公开四位博主的年度私藏书单 涵盖性别经济学 科幻文学 心理疗愈 认知革命等领域 [10] - 设置互动环节 观众有机会获得蓝狮子盲盒书并与博主实时交流 [10] - 获得微信读书的特别支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