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服务贸易标准制定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发展服务贸易如何“补短锻长”
经济日报· 2025-10-11 08:42
总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前8个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7370亿美元 [1] 结构优化与新动能 - 知识密集型服务成为新增长引擎,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增速提升 [2] - 数字文化产品出海步伐加快,以网络文学、网游、网剧为代表,《哪吒2》等原创产品海外票房创新高 [2] - 旅行服务强势复苏,免签政策扩围显著提升“中国游”吸引力,旅行服务逆差收窄 [2] - 科技创新深度赋能服务贸易,人工智能、5G/6G、卫星通信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至金融、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 [2] 现存挑战与结构性问题 - 贸易结构中物流、建筑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较高,而高附加值的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进口依存度高达60% [3] - 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对全国服务贸易贡献占比近80%,中西部地区增速快但规模小 [3] - 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标准制定中参与度不足15%,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税等核心议题上受欧美规则体系制约 [3]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3项具体举措,核心目标是“扩规模、优结构、强支撑” [4] - 政策明确将数字服务、绿色服务等新业态作为重点支持方向,通过财税金融、便利化改革、创新驱动构建全链条政策体系 [4] - 深化制度型开放是关键,需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逐步放宽准入限制,有序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 [3] -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需与扩内需战略结合,利用超大规模市场的“引力”与人均收入“潜力”,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