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合规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金融从业机构信息保护待加强
金融时报· 2025-06-11 09:38
监管处罚案例 - 宜信小贷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及查询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罚款62.5万元,时任执行总经理追加罚款10万元,合计72.5万元 [1] - 海尔小贷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罚款48万元,相关负责人罚款7.1万元,此前其云易花App在2023年4月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整改 [1] - 湖北消费金融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罚款72.7万元 [1] 行业合规问题 - 信用信息管理问题是近年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发的合规问题 [1] - 2024年4月公安部网安局通报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包括携程金融、众安贷等金融类App [2] - 2024年5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65款违规App,"极融借款"因未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途径被通报,"宜优选"还涉及处理敏感信息未获单独同意等问题 [2] 监管政策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1月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小贷公司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处理客户信息 [3]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修订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保障数据安全 [3] - 监管"双罚制"体现了对高管层合规履职的刚性约束 [2] 行业发展趋势 - 金融服务数字化重构的同时,数据隐私和安全相关的消费者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2] - 针对个人信息收集的监管逐步趋严,数据合规监管进入深水区 [2] - 专家建议从业机构需筑牢信息安全防线,业务负责人需及时补足合规短板 [3]
严监管!海尔小贷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遭“双罚”,背后是海尔金控
北京商报· 2025-05-25 19:20
处罚情况 - 重庆海尔小贷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罚款48万元 [1][2] - 时任公司数字科技部大数据总监张某因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7.1万元 [2][3] - 合计罚款金额达55.1万元 [1][2] 监管背景 - 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小贷公司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处理客户信息 [3] - 监管规定强调需在授权书中披露信息收集内容、使用方式和期限,并获客户明示同意 [3] - "双罚制"体现对个人责任和高管合规履职的刚性约束 [4] 公司概况 - 重庆海尔小贷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9.25亿元,为首批全国性互联网小贷公司之一 [4] - 2019年完成5亿元战略融资,业务涵盖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等 [4] - 全资股东为重庆海尔云链科技,最终控股方为海尔集团旗下海尔金控 [5] 业务现状 - 主要产品包括万链普惠贷(综合年化利率12%-24%,额度5万-500万元)和万链云分期(额度1万-20万元,利率12%-24%) [5] - 官网未披露对海尔金控的具体业绩贡献 [5] - 专家指出其业务缺乏特色与市场竞争力,建议依托股东资源发展产业金融 [6] 行业分析 - 信用信息违规是2024年以来持牌金融机构高发合规问题 [4] - 监管趋严推动数据合规进入深水区,大型企业旗下机构亦无例外 [4] - 专家建议机构需优化风控体系,完善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并开发合规产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