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整体谬误
icon
搜索文档
20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及其识别方法
36氪· 2025-10-09 07:08
编者按:不要让自己陷入逻辑谬误,更不要被他人的逻辑谬误所误导。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 发。 例如:记者向受访者提问时,受访者回避实质问题,转而对记者本人进行言语攻击。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 术、新观点、新风向。 论点是由理由支撑的主张,而论点必须站在逻辑上才能成立。论点中的错误或缺陷称为逻辑谬误,它会 削弱论点的逻辑有效性,导致论点失效。日常对话和网络信息中常常充斥着逻辑谬误,而且不易察觉。 掌握这些常见的逻辑谬误,能助你构建更严谨有力的论证。本文将分享20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及其识别方 法。 1. 人身攻击谬误 当反对方攻击论证者本人时,即构成人身攻击谬误,其本质是针对个人而非论点的攻击。 2. 诉诸权威谬误 当某人援引权威人士观点支持论点却缺乏实质证据时,即构成诉诸权威谬误。 例如:地球是方的,因为(某位权威人士)曾说过地球是方的。 此论点存在谬误,因为权威人士不一定是对的,且在一个领域拥有权威的人士,不见得在另一个领域也 是专家。 3. 诉诸情感谬误 当某人试图通过情感而非事实、理性或逻辑来赢得争论时,便构成诉诸情感谬误。 例如,山姆不愿吃山 ...
有一种穷人的眼光:看谁都不顺眼
洞见· 2025-08-12 20:35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职场中因个人偏见导致的发展障碍,强调将人与事分离的重要性 [7][20][26] - 通过多个案例证明:对他人持开放态度能创造商业价值,如本·杰明重新启用哈里斯使公司同时占据下沉与高端市场 [22][23][24] - 成熟职场人应把对立关系转化为学习机会,如刘墉朋友通过提升能力扭转职场处境 [28][29][30] 职场行为模式分析 - 负面案例:985高材生因持续归咎他人导致薪资停滞(与实习生相当)且多次跳槽无效 [6][7] - 正面案例:博主何莹因排斥同事合作导致项目延期3天且被领导批评,凸显孤立工作的低效 [11][12] - 专业服务准则:领导示范"服务设计费而非个人"的职业态度,避免情绪影响商业回报 [17][20] 商业决策方法论 - 市场战略选择:软件公司通过本·杰明的下沉市场策略实现收益日增,验证商业判断需超越个人好恶 [22][23] - 技术护城河建设:即便短期策略成功,仍需哈里斯的尖端技术作为长期竞争壁垒 [24] - 人才使用哲学:桥水基金创始人强调"找对的人而非同类人"的用人逻辑 [26] 个人成长路径 - 能力转化:刘墉朋友通过偷学商业文书写作/设备维修等技能实现半年内升职加薪 [28][29] - 学术突破:钱德拉塞卡将学术打压转化为理论完善动力,最终74岁获诺贝尔奖 [31][33][34] - 认知升级:从"看谁都不顺眼"到"觉得好人变多"标志真正成熟 [30][42] 心理学应用 - 整体谬误效应:对个体的局部否定会引发全面误判 [13][14] - 投射机制:周贵银指出"所见坏人实为自我投射"的心理学原理 [39][40] - 认知重构:马丁提出"不以恶意揣度他人"是获取多元价值的前提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