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搜索文档
迪拜老街区成为旅游新热点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5 10:09
公司运营 - 谢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成立于1998年 旨在促进各方对阿联酋文化的了解[1] - 文化午餐活动持续一个半小时 门票价格为145迪拉姆约合275元人民币[1] - 2024年共有约4200人次游客参加文化午餐活动 该项目为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之一[1] 行业发展 - 迪拜通过阿法迪恢复振兴战略 在保护历史街区旧貌的同时吸引全球文化艺术界人士[2] - 迪拜遗产计划正式启动 旨在收集整理社会故事 全面记录城市发展历程并保护文化遗产[4] - 迪拜规划17个考古遗址 14个区域和741栋建筑作为一期修改改造项目 历史街区集中在阿法迪等地[5] 战略定位 - 迪拜致力于保留传统文化 努力实现D33经济议程目标 打造世界首屈一指的旅游生活工作城市[5] - 迪拜将丰富历史融入动感未来 创造历史与现代和谐共存的城市 使游客体验历史与创新融合[4][5] - 迪拜在高度现代发展中重视传统文化传承 拥有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资源[1][5]
从“生锈”到“生趣”,老厂房蝶变带来哪些启示?
新华日报· 2025-05-28 11:10
老厂房由"生锈"到"生趣"的华丽转身,不仅是对工业遗产的创造性保护,更彰显城市发展中文化传承与 创新融合的智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相较于拆除重建,对老厂房进行改造利用,在很 大程度上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而且,这种改造方式 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困境,保留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个性,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还有的老 厂房改造后,成为集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体 验,提升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不过,在推动老厂房"生锈"变"生趣"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平衡与协调。要在保护历史文化价值的前提下 进行合理开发,避免过度商业化对老厂房原有风貌和文化内涵造成破坏;在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周边 居民的需求与利益,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实现老厂房改造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和谐共生。 老厂房从"生锈"到"生趣"的转变,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抹亮色。它让我们看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历 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见证了城市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的步伐。我们应当充分借鉴这些成功经验, 在城市更新中,让更多的老厂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