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融合

搜索文档
从“苏超”品读人文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6-21 05:58
"苏超"第四轮比赛热度不减,球迷人数再创新高。除宿迁和盐城的比赛因撞期中考延期之外,其余五场 比赛观赛球迷全部超过2万人,徐州主场更是达到30823人。截至6月15日,"苏超"本轮比赛球迷上座人 数已经超越中超以及日本顶级J1联赛2024至2025赛季的平均球迷上座人数。 球场上,镇江卖起"输球醋饮"、扬州秀上非遗漆器、宿迁拿出霸王鞭鼓助威;互联网上,各地纷纷亮家 底、上才艺,排面拉满。一场球赛激活城市文化底蕴、特产风物,成功擦亮江苏文旅名片。正如网友所 调侃:江苏这哪里是"散装",又何止是"整装",分明就是高水平的"精装"。 "梗王"江苏的热梗从何而来?为什么江苏造梗能成功激起大众共鸣?这其中蕴藏着人文经济学的发展密 码。 "文"是核心。江苏既是文化昌盛之地,还是中国现代工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深厚文化底蕴为"苏 超""玩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从人文经济学的角度看,江苏的区域文化与时俱进,重视文化发展 的连续性,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区域文化贯通起来,做到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实现 了文化经济全面发展。 人文与经济融合互动,让"苏超"实现了球场内外双赢。据预测,"苏超"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的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