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文经济学
icon
搜索文档
从双节假期看中国经济新亮点新机遇
人民日报· 2025-10-05 05:49
文旅行业宏观趋势 - 文旅产业被定位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文旅融合打破传统发展逻辑,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同频共振 [2][3] - 文旅消费从“消费引擎”向“人文载体”转变,文化成为驱动消费和赋能经济的关键要素 [2][4] 假期消费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2.5亿人次,同比增长5.7% [1] - 预计整个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 [11] - 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3578.84万人次 [11] - 假期全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1.2万项,形式包括“文旅+科技”、“文旅+工业”等 [4] 消费结构与新趋势 - 消费内容从传统“吃住行游购娱”向“康养、研学、文体”延伸,精神消费占比显著提高 [7] - 用户在预订国内长线产品上的花费同比增长超过20% [13] - 集文化、历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沉浸式综合体套餐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0% [13] - 旅游不止于看山看水,文化与旅游从“相加”走向“相融”,文创国潮热浪和非遗技艺受青睐 [4] 区域与场景创新案例 - 天津假期策划推出500余项文旅活动,打造特色文旅盛宴 [4] - 山东济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科技赋能提供文化盛宴,重现唐朝场景 [4] -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通过“村马”赛事串联长桌宴和非遗集市,吸引游客 [6] - 广东佛山南海区大地艺术节以艺术唤醒乡土,成为热门打卡地 [6] - 湖南多地推出凭体育赛事票根免费游景区等优惠,激发“赛事+旅游”杠杆效应 [12] 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 假期前夕湖北襄阳至荆门高铁开通、江西瑞金机场通航等重大工程投用,为出行提供新选择 [11]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基本建成 [11] -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假期首日航班量697架次,同比增长6.25%,预计整个假期旅客量达75.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9] 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 -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深度嵌入文旅领域,提升景区资源调度和消费者旅游决策效率 [15] - 多地景区应用自动化导览系统、拥堵预警和AI预测技术,缓解服务供给不足问题 [15] - 广西利用AI设计“刘三姐”IP形象,河南打造《唐宫夜宴》衍生数字产品,促进IP经济崛起 [16] - 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放卫星发射观礼,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推出MR沉浸式体验等项目 [15] 国内市场需求潜力 - 今年前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2万亿元 [9] - 过去4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 [9] - 今年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16] - 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数字消费、银发消费等空间广阔,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 [10] 市场环境与制度保障 - 海南出现超充桩,实现内蒙古风电跨区域输送至海南,完成约700万千瓦时的电能量交易 [14]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质增速,持社保卡“一卡通”可跨省乘公交、逛展馆,市场互联互通加强 [14] - 继续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供需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14] 出入境旅游市场 - 今年1-8月全国边检机关查验出入境人员4.6亿人次,其中外国人5126.8万人次,同比上升27.8% [18] - 1-8月免签入境外国人1589万人次,同比上升52.1% [18] - 国庆中秋假期出境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30%,泰国、新加坡等成为热门目的地 [18] - 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预计突破200万人次 [18]
当文化主题列车把博物馆搬上高铁,能收获哪些体验?
人民日报· 2025-10-03 10:30
曾经,列车飞驰,只有窗外美景无声陪伴。 如今,美好旅途,文化相伴。从三星堆的古蜀文明,到汉代文化的沉浸体验;从冰火交融的东北民俗, 到可感可触的红色文化课堂……文化主题列车上,传统与现代相拥,交通与人文相触。搭乘这趟车轮上 流淌的文化之旅,我们能够收获哪些独特的体验? 在唐敏看来,博物馆是"等客来",而列车则是"送文化","希望我的讲解在旅客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让 更多人关注三星堆文化。"唐敏说。 目前,开往三星堆的主题列车只有一列,每日开行。未来,列车上还将推出三星堆文化主题展览、文创 产品设计等活动。 ——编 者 流动博物馆 登车"送文化" 在车厢里遇见三星堆!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三星堆主题文化列车正式上线。这趟列车由三星堆博物馆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 限公司联合打造,从四川成都东站出发,18分钟即可到达三星堆站。 踏入车厢,一眼就能看到"大立人欢迎您"的海报;抬头望去,能看见行李架上绘着青铜扭头跪坐人像等 代表性文物图案;再看看车内屏幕,就会发现青铜神树等镇馆之宝轮番展演,甚至连小桌板上也印满了 三星堆元素…… "太令人惊喜了!"旅客吴姝兴奋地说,"满车厢的三星堆元素让博物馆之旅提前开启,既充实又难忘。" ...
车轮上流淌的文化之旅(文化中国行·视线)
人民日报· 2025-10-03 06:13
在陕西西安北站开往香港西九龙站的G828次文化主题列 车上,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工作人员指导小朋友体验文创制 作。 彭宇锟摄(人民视觉) 在三星堆主题文化列车上,旅客手持文创礼品打卡留念。 范冬海摄(人民视觉) 题文化列车外观以及准备登车的旅客。 费思童摄(人民视觉) 曾经,列车飞驰,只有窗外美景无声陪伴。 在黑龙江哈尔滨站开往漠河站的K7041次东北民俗文化主 题列车上,旅客体验"包饺子"。 徐 率摄(人民视觉) 在西安北站2站台,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与准备登上G828 次文化主题列车的旅客在站台"打卡墙"前合影留念。 刘松霖摄(人民视觉)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首趟三星堆主题文化列车C5793次列 车从四川成都东站开出,驶向黄龙九寨站。图为三星堆主 如今,美好旅途,文化相伴。从三星堆的古蜀文明,到汉代文化的沉浸体验;从冰火交融的东北民俗, 到可感可触的红色文化课堂……文化主题列车上,传统与现代相拥,交通与人文相触。搭乘这趟车轮上 流淌的文化之旅,我们能够收获哪些独特的体验? ——编 者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三星堆主题文化列车正式上线。这趟列车由三星堆博物馆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 限公司联合打造,从四川成都东站出发,1 ...
以人文为核心,六大品牌项目助力顺德容桂电商“精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9-27 19:11
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数字化加速推进的当下,电商行业已步入"下半场"的激烈角逐。9月26日,"精耕破局 容耀商机——2025年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电商 庆典暨六大品牌项目发布会"举行。作为容桂一年一度专属的电商行业"盛宴",在"人文经济学"理念的引领下,今年的盛会以六大品牌项目发布为抓手, 开启了一场人文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商业价值与人文价值"双向奔赴"的积极探索。 以人文经济学为引领 六大品牌项目赋能企业全周期发展 容桂作为顺德传统制造业重镇,亦是电商发展的沃土。历经多年沉淀,这里汇聚了包括小冰火人、家电世界、快可立、德玛仕、柏翠、驰风、摩法、艾诗 摩尔等一大批知名电商企业和优秀电商人才,构建起良好产业生态。 近年来,容桂通过认定重点电商培育企业、创建电商服务月、成立电商人才培训"双中心"等举措,大力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快可立电商总部、美领 互联数字营销基地等项目相继涌现,产业取得新突破。数据显示,今年1月-8月,容桂限额以上电商企业销售额超160亿元,同比增长5.07%。 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如影随形。在竞争白热化的电商行业,仅靠过往"规模红利"已难以在激烈商战中生存发展、实 ...
以人文经济学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大众日报· 2025-09-22 08:59
当前,深化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论述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 新的重要议题。9月21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求是杂志社经济编辑部主办的人文经济学与中国式现代 化研讨会在泰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参会,聚焦"人文经济学与中国式现 代化"主题开展研讨交流。 要科学把握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看,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文化是一 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反映,又显著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作用,融合发展,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前 进。"南开大学原副校长、讲席教授逄锦聚认为,深化人文经济学研究必须科学把握文化和经济的关 系,认真总结我国经济和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合发展。 要充分彰显文化特色和力量。今年夏天,"苏超"赛事火爆出圈。江苏13座城市以城市之名组建足球 队出征,把各具特色的区市文化珍珠串成项链,形成城市IP,不仅在绿茵场上发光,也撬动了经济发 展。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认为,"苏超"的火爆是地域文化与经济动能深度融合所迸发出的强大能 量,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经济学逻辑。 ...
人文经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在泰安召开
大众日报· 2025-09-22 08:59
会议概况 - 山东省委宣传部与求是杂志社经济编辑部联合主办人文经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 于9月21日在泰安召开 [2] - 求是杂志社社长陈扬勇发表讲话 省委副书记王宇燕致辞 副省长温暖主持会议 [2] - 吸引15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机构代表参与 [2] 会议核心议题 - 聚焦人文经济学核心要义与丰富内涵研究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 [2] - 专家学者围绕人文经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作主旨发言 共7位专家参与 [3] - 12位专家学者就人文与经济相互赋能进行交流分享 [3] 人文经济学理论价值 - 揭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经济融合互动的内在逻辑 [2] - 为理解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 [2] - 需构建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以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2] 区域实践与发展方向 - 山东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人文经济学研究提供丰厚滋养 [2] - 强调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经济思想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2] - 推动文化与经济双向赋能 实现融合发展 [2]
北京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21 06:00
文化保护与传承 - 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3] - 琉璃河遗址实证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并启动申遗前期工作 [3] - 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带动100余项文物保护工程完成 [3] - 发布《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 [3] -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开放 [3] - 出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 [3]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改扩建后累计接待超80万人次 [3] 文化设施与活动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开放后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 [3] - 全市博物馆2024年接待观众约1亿人次 [6] - 全年举办3万多场阅读活动 实体书店达2100余家 [6] - 天桥艺术中心新空间剧场等85家演艺新空间兴起 [6] - 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歌舞剧院等重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 [6] 文化经济与产业 - 大吉巷商圈2024年5月开业至今销售额突破2.6亿元 最高单日客流量达22.01万人次 [7] - 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3.3% [7]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通过电影票根带动251.7亿元消费 [7] - 认定首批12家北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7] - 泡泡玛特等潮玩出海 京产网络文学、游戏、微短剧出海势头强劲 [8] 文化旅游与消费 - 2025年前8月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336.2万人次 同比增长44% [8] - 文商旅体统筹联动机制创新 "看·见殷商"展览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7] - 传统与现代融合释放消费强磁场 大吉巷商圈实现文商旅创新融合发展 [7] 文化传播与教育 - 开展"'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覆盖高校学生40余万人 [5] - 创新组织"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活动 [5] - 建成建党、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 [5] - "北京榜样"品牌激发近50万名身边榜样平凡善举 [6] - 475万余名注册志愿者分布大街小巷 [6]
张谨:无锡实践为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文经济模式提供路径指引
新华财经· 2025-09-10 14:38
面向未来,张谨建议无锡进一步夯实文明厚度,找准文化坐标,努力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与国家文化基 因图谱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可依托自身经济优势,积极探索文化蓝领学校、文创数字资产等文化赋 能经济的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了解,新华"太湖对话"高端访谈是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无锡市委宣传部联合打造的高端交流合作平 台,依托中国经济信息社专业的智库团队及丰富的专家资源,助力无锡引进高端智慧、集聚创新资源、 促进项目对接。(完)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9月10日电 9日,新华"太湖对话"(第三期)高端访谈在北京举行,活动聚焦"新时代人文 经济学的无锡实践",深入探讨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总撰稿人、清华同 衡规划院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分院院长张谨表示,无锡实践深刻阐释了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为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经济模式提供了路径指引。 张谨认为,人文的厚度与高度能够拓宽经济发展视野,有助于识别区域发展差异,激发奋进精神,从而 推动生产力、竞争模式和盈利方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探索。人文的高度也滋养着精神境界,无锡历史上由 商人兴建的众多藏书楼、公共园林,正是其超越经济利益的文 ...
华夏时评:体育产业跃升的人文经济学
搜狐财经· 2025-09-06 04:12
政策目标与规模 - 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超过7万亿元[2] - 政策核心为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消费与投资双重拉动[2] - 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2] 供给端措施 -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包括丰富赛事活动与优化赛事服务管理[2] -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并培育壮大冰雪经济[2] -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2] 需求端措施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消费场景与举办消费活动[2] -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并扩大体育消费群体[2] - 推行"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2] 产业人文价值 - 体育产业投资于人的身心健康与创造力提升[3] - 体育消费塑造活力生命形态 从物质消费延伸至精神愉悦与社群互动[3] - 产业带动发展型就业 如教练/康复师/赛事运营等岗位促进从业者技能提升[3] 社会与时代意义 - 体育产业可规避人工智能替代风险 成为年轻人自我实现新路径[4] - 应对人口老龄化 通过健康投资提升生活品质并减轻医疗系统压力[4] - 增强社会凝聚力 推动国民体质提升与城市活力建设[4] 发展愿景 - 实现普通人运动焕发活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城市赛事激情化的综合图景[4] - 宏观层面通过健康快乐生活激发创新能力与消费力 形成收入提升的良性循环[4]
求是专访 | 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研究
搜狐财经· 2025-09-03 12:12
人文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人文经济学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刻回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1] - 理论上有助于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重要基础[2] - 实践上有利于激活文化资源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 - 有利于推动人文学科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4] 人文经济学的本质内涵与理论来源 - 本质内涵是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并以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 - 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全面发展,将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能[5] - 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经验[6] - 蕴含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性反思,并吸收发展经济学等流派的合理成分[6] 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文化赋予经济发展更强竞争力,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结合能极大提高劳动力素质[7] - 文化成为劳动产品的高附加值要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精神需求的产品能明显增值[7] - 杭州动漫产业借助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实现文化价值传播并创造可观经济效益[9] - 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是人文经济的载体,文化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7] 人文与科技的协同关系 - 科技与人文是相互塑造、协同演进的共生关系,而非相互排斥[11] - 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价值引领、需求洞察、社会影响评估等六大方面对科技发展起不可替代作用[12] - 人文经济学主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技创新,同时要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机制[10] 苏杭地区人文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 - 苏杭地区经济强的基因不仅在于经济基础,其文化基因也不可忽视[13] - 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深度融合,能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并焕发其历史价值产生经济价值[15] - 杭州发展人文经济的三条路径:以文铸城拥有3项世界文化遗产、以文兴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人丰富城乡居民精神生活[16] - 推动人文经济发展的经验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并激发市场活力[17] 推进人文经济学研究的未来方向 - 人文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摆脱西方经济学思维定式创建自己的研究范式[17] - 需加强学理化研究和体系化构建,从意义作用案例研究转向深入理论建构[18] - 需开展跨学科协作研究,打破专业藩篱,涉及哲学历史政治学社会学及智能技术等领域[18] - 需充分发挥实践作用,不断开展人文经济实践促进发展,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