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超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暑期文旅关键词: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和亲子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0:32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国内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 文旅消费表现超预期[2] - 文旅消费是中国服务消费增长最活跃的领域[2] 热门旅游目的地 - 暑期热门旅游城市Top10为南京 成都 西安 北京 上海 重庆 长沙 广州 洛阳 昆明[2] - 北京位列暑期境内亲子游目的地TOP1[6] 文体活动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95.9%的苏超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门票之外的延伸消费[3] - 北京上半年大型演出活动达102场 票房收入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约13%和35%[4] - 五月天鸟巢演唱会连续13场吸引观众73万人次[4] - 时代少年团上海站演唱会线上直播吸引2.8亿用户观看[5] 亲子游市场表现 - 全国亲子酒店预订量同比猛涨80%[6] - 多地带有水上乐园的酒店预订量是去年的10倍还多[6] - 北京定制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7] 文旅供给创新举措 -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夜场参观举措 入馆时间17:00 闭馆时间20:00[7] - 国内多家博物馆推出夜游举措[7] - 城市服务消费供给越来越丰富多元 包含文博游 打卡游 度假游等细分市场[2]
江苏:文旅融合“百业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6 14:52
转自:新华财经 作为经济发展与文化振兴的重要引擎,文旅融合正向纵深发展。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文旅融合发 展战略,持续探索旅游业态创新、场景创新、产品创新,形成"百业+文旅"多种业态模式。 焕新传统业态,"非遗+""演艺+"筑牢旅游文化内核 江苏探索"非遗+""演艺+"起步较早。2021年,江苏在全国首倡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以来, 先后认定省级示范项目32个。这些项目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在景区内设置的吃住行游购娱各 环节中植入,让游客在无形中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和特色非遗魅力。今年,18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优 秀案例公布。 江苏还在全国出台首个《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演艺融入旅游。全省各地加快发展基于 数字科技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文旅新业态,旅游演艺精品剧目已形成众多品牌案例。如,徐州《彭城风 华》作为中国首部大型湖岛实景演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宋代文豪苏轼的传奇故事,带动彭城七里文化 街区热度持续高涨。目前,无锡《拈花一笑》、盐城《天仙缘》、苏州《游园惊梦》等3个项目已入选 文旅部公布的首批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交通+旅游"领域,江苏交旅融合不断深化,已形成水陆空全体系交旅体验。今 ...
“苏超”是这样带动380亿元消费的
江南时报· 2025-08-21 23:33
赛事经济规模与效益 - 单场"苏超"赛事上座人数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监测511场重点赛事活动 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1] - 杭州亚运会期间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达40%以上 [1] 赛事消费拉动效应 - "苏超"第五轮期间泰州市集3小时销售额突破10万元 16个观赛点客流量达28万人次 环比增幅超60% 营业额同比上周增长超18% [2] - 南京市87个"第二现场"观赛点三日消费总客流达714.83万人次 同比增长13.03% 商品销售额40.44亿元 同比增长10.22% [3] - 8月17日单日消费总客流 商品销售额 消费笔数环比前一周分别增长26.63% 25.31% 30.84% [3] 赛事商业化进展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CBA 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 [1] - 职业赛事市场价格逐步提升 CBA WTT F1等热门赛事门票销售火爆 [1] - 群众体育赛事形成自下而上发展模式 完成从政府主导到市场运作再到全民参与的转变 [2] 产业融合模式 - 赛事成为连接文化 旅游 商业的纽带 采用"赛事+"与"+赛事"深度融合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 [1] - 江苏全省商务部门紧扣赛事开展1800余场促消费活动 实现场内赛事与场外消费联动 [3] - 通过商业综合体大屏直播 市集活动等形式实现跨场景消费融合 [2][3]
会抄苏超作业更要写好自己答卷
经济日报· 2025-08-21 07:11
苏超赛事示范效应 - 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100亿次 单场观众超过6万人 文创销售显著增长[1] - 现象级赛事表现点燃江苏体育热情 催生全国省级足球联赛井喷发展[1] - 带动多个新兴赛事应运而生 包括赣超等本土化足球赛事[1] 区域经济拉动效果 - 赣超开赛至今吸引40万人次现场观众 主赛区周边餐饮消费实现翻倍增长[1] - 酒店预订量激增220% 显示赛事对周边消费的强劲拉动作用[1] - 苏超模式在发展群众体育 推动文旅融合 激活城市经济方面成效卓越[1] 成功模式核心要素 - 基于江苏高度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完善的体育硬件设施网络[1] - 依托高度密集便捷的交通体系和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1] - 成功土壤并非所有省份都能轻易复刻 需要理念消化与本土化再造[1] 赛事升级创新方向 - 打造"赛事+文旅+电商"融合平台 将赛场热度转化为线上消费动能[2] - 利用山水资源探索"赛事+户外休闲或康养"特色模式 拉长消费链条[2] - 升级场地设施 提升转播效果与观众容量 优化赛事服务体系[2] 文化IP深度开发 - 挖掘红色摇篮 绿色山水 古色文化等江西独特文化资源[2] - 将井冈山精神 景德镇陶瓷文化 赣南客家风情转化为视觉符号和衍生品[2] - 与本地特色产业如陶瓷 脐橙等联名开发独具匠心的周边产品[2] 发展理念本质 - 省级联赛需要植根地方土壤 服务地方人民 彰显地方特色[3] - 模式借鉴只是起点 本土化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才是关键[3] - 成功的赛事必然是深度融合地方资源禀赋的有机生命体[3]
“苏超”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9 12:18
体育赛事经济表现 - 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3] - 职业赛事市场价格提升 CBA、WTT、F1等热门赛事门票销售火爆[3] - 中国网球公开赛去年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3] - CBA 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3] 群众赛事创新成效 - "村超""浙BA"等群众身边赛事活动火爆出圈[3]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3]
让“村超”的风吹到更远处(建设体育强国)
人民日报· 2025-08-11 07:18
8月9日晚,经过多轮比拼,2025年贵州"村超"迎来收官之战,忠诚村足球队通过点球大战击败龙泉井村 足球队夺得总冠军。当晚,"村超"全国赛开幕式接续进行。 "今年6月,'苏超'刚火起来,'村超'便通过新媒体为'苏超'加油。"贵州"村超"传播负责人王永杰说,"当 时常州队成绩不理想,我们给他们加油打气,两'超'有了第一次联动。" 一个月前,两次洪峰过境,淹没了贵州榕江的"村超"球场。洪水退去,球场用20天完成重建。7月26日 晚,国际足球明星罗伯托·巴乔、罗伯托·卡洛斯亮相"村超"球场,在现场3万多名观众的欢呼声中,"村 超"重启。榕江县委书记徐勃感慨,感谢各方救援力量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村超"办得更好。 不料榕江突遭洪灾,曾经载满欢笑的绿茵场变成厚厚的淤泥地,重建之路困难重重。 关键时刻,江苏威腾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动伸出援手,捐赠专业草皮,解了燃眉之急。"患难见真 情!这是两'超'的再次联动,意义超出了足球范畴,榕江人民会记住这份情谊,也会尽力回馈。"高松 说。 "村超""苏超"双向奔赴 "许多受灾村民,灾后第一时间直奔球场,想为重建出一份力。"贵州"村超"办副主任高松直言,"村 超"是全县群众共同打造的 ...
重启之后,迎来收官之战;放眼未来,吸引更多人一起玩—— 让“村超”的风吹到更远处(建设体育强国)
人民日报· 2025-08-11 05:46
赛事动态 - 2025年贵州"村超"总决赛中忠诚村足球队通过点球大战击败龙泉井村队夺冠 当晚同步举行全国赛开幕式[1] - 国际球星罗伯托·巴乔和卡洛斯亮相重建后的"村超"球场 吸引3万余名现场观众[1] - 首届"村超"全国赛将分两阶段进行 先由28省33赛区决出冠军 再汇聚榕江总决赛 总冠军将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友谊赛[3] 跨区域联动 - "村超"与江苏"苏超"形成双向联动 通过新媒体互动和物资捐赠建立深度合作 江苏威腾体育捐赠专业草皮支援灾区球场重建[2][3] - 两大赛事计划加速推进合作 球迷即将看到城市与乡村足球联赛的实质性互动[3] 灾后恢复 - 洪水退后仅用20天完成球场重建 全县95%餐饮住宿业已恢复运营[1][4] - 赛事重启后每周增加至每晚2-3场比赛 群众参与热情高涨[4] 国际化进展 - 已吸引52国1200余名球员参与交流 非洲贝宁和南非已复制举办当地"村超"[5] - 第二届国际交流赛将于国庆启动 为2028年首届"村超"世界杯做筹备[4] 青训体系 - 全县46所中小学863个班级开展2875场"班超"比赛 覆盖近3万人次[7] - 组建县级"逐梦"足球队集中培养苗子 已有3名学生通过足球特长考入大学[6][7] 战略规划 - 发布县域足球十年发展规划 构建"本地联赛-全国赛-国际赛"三级体系[7] - 将足球升级为县域发展主战略 推动体育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4][7]
地域基因碰撞出“超”燃共振
新华日报· 2025-08-05 07:18
赛事文化价值 - "苏超"从足球赛事IP升级为地域文化IP,通过足球传递江苏文化底蕴,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超燃共振"[1] - 赛事结合历史典故设计"风雅德比",如宿迁VS徐州称"楚汉相争"、连云港VS淮安称"真假美猴王之战",场外文化互动成为特色[2] - 南京队队徽融合明城墙与"辟邪"神兽,苏州队暖场活动引入江南"四大才子"吟诗,淮安与连云港邀请西游"天团"助阵,展现文化创新[3] 地域文化特征 - 江苏文化兼具南北特质:苏北体现"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激昂,苏南呈现"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四大名著中三部的作者为江苏人[2] - 地理上唯一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方言涵盖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形成"南秀北雄"的文化多样性[3] - 近代铁路建设推动工商都市发展,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崛起形成"散装江苏"格局,为"德比文化"提供经济基础[3] 创新运营模式 - 南通队七连胜刷新纪录,成为城市精神代言,体现"敢闯敢拼"的南通文化基因[6] - 赛事构建三级网络体系:南通市形成"市级联赛+县区杯赛+社区趣味赛",崇川区联赛拥有30家俱乐部、超1000名注册球员[9] - 珂缔缘俱乐部向国家队输送160余人次,支云俱乐部青少年注册球员超2000人,显示青训体系成效[9] 社会经济效益 - 赛事衍生"球迷经济":徐州球迷为客队送羊肉汤,镇江分享运营方案,形成跨区域商业互动[10] - 外企白领组建观赛群,退休老人自发助威,盐城以"湿地足球"申报吉尼斯纪录,拓展文旅融合场景[8] - 政府高效响应:常州市长在线回复球迷建议,"人走场净"成为文明观赛标配[10] 品牌升级路径 - 赛事突破竞技范畴,转化为"不论输赢论文化"的嘉年华,实现体育文化化与审美化[10] - 通过"草根英雄、全员参与"模式打造省级地域IP,创造新业态如青少年培训、社区赛事等增量市场[8][10] - 媒体高度评价:《人民日报》称"苏超文学"为独特文案,新华社肯定其"始于足球、成于文化"的定位[2]
“常州队一球未进、一场未赢”,官方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5:03
赛事结果与积分情况 - 第八轮赛事结果:连云港队2比3泰州队、宿迁队0比1无锡队、盐城队5比0常州队 [1] - 常州队八轮后一球未进且一场未赢,积分1分排名垫底 [1][9] - 积分榜前列:南通队7胜0平0负积21分、徐州队5胜2平1负积17分、盐城队5胜1平1负积16分 [8][9] 赛事经济影响 - 苏超官方票价仅5-10元,部分场次20元,大幅降低观赛门槛 [5] - 赛事516名参赛选手中仅29人有职业背景,其余为教师/学生/快递员等业余球员 [5] - 前六轮带动江苏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大场景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 [5] - 国家发改委肯定赛事潜力,将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政策 [6] 球队回应与改进计划 - 常州队官方承认战术实训不足、关键球处理慌乱、与兄弟城市存在实力差距 [2][3] - 提出强化日常训练管理、提升体能储备与技战术磨合、制定周密备战计划 [4] - 承诺在《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下筑牢青训根基,追求持续进步 [4]
消费新场景丨体育燃动新活力
央广网· 2025-08-03 08:49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 - "苏超"足球联赛在无锡举办期间带动城市夜经济,55个"足球夜市"同步开放,摊主收入翻倍[1] - 赛事期间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爆局面,球迷观赛热情高涨,夜市成为狂欢聚集地[1] - 现场观众反馈观赛体验佳,大屏幕提升观赛氛围[2] 冬奥场馆持续利用 - 河北张家口崇礼冬奥场馆拓展至户外运动、休闲娱乐、会议接待等领域,实现四季常态化运营[2] - "雪如意"跳台滑雪中心举办冬奥主题展览,吸引大量游客,非遗互动区受欢迎[2] - 崇礼非遗传承人陈素琴借助冬奥契机创办残疾人就业项目,文创产品获得社会认可[2] 体育产业生态效应 - 体育新业态丰富文旅供给,形成"体育+"经济生态圈,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3] - 专家建议赛事与景区、商圈、社区结合,因地制宜推动消费市场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