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赛事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我市体育竞赛组织、博物馆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8%和10.5%——
南京日报· 2025-11-05 10:27
11月1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灯火辉煌,62329名球迷的呐喊声震彻金陵夜空。在这片绿茵场 上,2025"苏超"迎来万众瞩目的终极对决。终场哨声响起,欢呼声与掌声如潮水般涌向赛场。此时, 12公里外的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正准备在翌日迎接一批特殊的客人——不少手持决赛球票的球迷 去博物馆打卡,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一场持续数月的足球盛宴,不仅点燃了南京市民的体育激情,更完成了城市魅力的传播,将赛事流 量转化成文旅消费的"留量",生动诠释了"为一场球,赴一座城"的城市吸引力,描绘出南京文体旅融合 发展的崭新图景。 全城皆"主场",传一记"经济好球" "能来观看第一届'苏超'的决赛,真是太幸运了!感觉南京的赛事组织非常有序,广场上设立了各类 展演摊位,还没开赛就已经忍不住'买买买'!"11月1日,2025"苏超"决赛在南京奥体中心打响,江苏13 个设区市乃至全国的广大球迷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城市脉搏随着每一次传球、每一脚射门而激烈跳 动。 5月11日至10月18日,南京赛区8次主场办赛,现场观赛总人数超39万。11月1日决赛当晚,南京 奥体中心涌入62329名观众,再次打破"苏超"现场观赛人数纪录,也为 ...
江苏出台17条举措提振体育消费 “苏超”下一步怎么走目标打造“综合性顶流赛事品牌”
新华日报· 2025-11-05 07:22
11月4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关于加快发展赛事经济提振体育休闲消费的意 见》。《意见》以5方面内容、17条具体举措,为我省如何做好"赛事+"大文章描绘清晰"路线图"。《意 见》提出,在继续擦亮"苏超"品牌的同时,积极发展和鼓励桨板、匹克球、腰旗橄榄球等新潮运 动,"村界杯""村跑""村BA"等亦获支持,旨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能量"和产业"增量",为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意见》进一步鼓励打造集观赛、美食、市集、互动于一体的沉浸式"第二现场",并推动"体育赛 事进景区、进公园、进街区、进商圈",使赛事活动本身成为消费的目的地。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跟 着赛事品美食"等主题活动,实现"特色赛事+苏新消费"的深度融合。"'十五五'期间,每年将打造10— 15个体育消费创新场景典型案例。"张海涛介绍。 赛事体系:"一超多强"、全面开花 江苏着力构建"'一超多强'、全面开花"的赛事体系。省体育局副局长张海涛介绍,《意见》围绕"办 好赛",在擦亮城市足球联赛品牌、常态化举办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赛事、引进培育高端体育赛事、打 造精品户外运动赛事、发展大众特色体育赛事等5个方面下功夫,旨在 ...
苏超落幕,谁是真正大赢家?
吴晓波频道· 2025-11-02 08:29
赛事规模与影响力 - 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历时176天,覆盖13座城市,516名球员,进行85场对决,累计吸引超240万现场观众与超20亿线上观看人次 [3] - 赛事人气持续攀升,从首轮场均上座7745人增长至淘汰赛场均4万人,决赛现场观众达62329人 [3] - 赛事以“业余球员+城市对抗+全域联动”的机制创新,证明了群众体育可成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 [3] 商业逻辑重构与经济效应 - “1元门票带动7.3元周边消费”的效应重构了体育产业商业逻辑,赛事成为撬动全域消费的杠杆 [6] - 苏超前六轮赛事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大场景中实现服务营收近380亿元,同比增长42.7% [7] - 1—8月全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1%,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7] - 四分之一决赛日盐城发放400万元消费券,联动超2000家商户;国庆中秋期间三场淘汰赛推动南京、徐州、南通三地主场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其中外地游客181万人次,增长13.4% [9] - 赞助商从最初6家本土企业迅速扩展至包含全国性大牌在内的30多个合作方 [9] 产业联动与城市发展 - 赛事拉动产业链上游,有草坪供应商透露今年7月订单同比增长20% [9] - 电商平台“苏超”定制球衣、应援T恤持续热销,直播间水蜜桃、“叫南哥”帆布包等特色产品销量激增 [9] - 常州组织“外企友人看苏超”活动,邀请来自20多个国家的250余名外企高管,将赛事热度转化为合作机遇 [11] - 江苏省已将“苏超”纳入《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将爆款事件升级为稳定政策红利 [12] 赛事运营与模式创新 - 65%选手来自教师、学生、快递员等各行各业足球爱好者,为赛事注入贴近大众的底色 [14] - 苏超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央视转播的地方业余联赛,首个在淘汰赛启用VAR的业余赛事 [15] - 组委会启用全省统一“预约+摇号”购票平台解决“抢票难”问题,并决定把下届赛程提前至5月以覆盖两个黄金周 [15] - 苏超设定“商业合作三不原则”:不允许城市符号被商业化捆绑、拒绝博彩类赞助、严格控制广告时长 [17] - 虽为业余联赛,但已搭建起转播权、赞助、周边开发与比赛日收入四大职业联赛收入支柱的初步解决方案 [18] 全国影响与区域实践 - 苏超成功掀起全国性群众体育赛事热潮,浙江、江西、内蒙古、四川等省份乃至数十个地级市均推出各自“某超”“某BA”赛事 [21] - “赣超”首轮场均现场观众达1.3万人,直接门票总收入约50万元;淘汰赛单场观众数突破5万人,接近苏超单场6.1万人纪录 [21] - “赣超”联动江西全省景区接待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收入达门票收入的40倍以上,滕王阁景区客流量环比上涨27%,鹰潭乡村民宿预订量激增300% [21] - 区域赛事为年轻球员提供宝贵“半职业”成长环境,南通队平均年龄仅20岁,35名球员均来自同一家本土青训俱乐部;“赣超”513名参赛球员平均年龄23岁,60%为学生身份,多数持有国家一二级运动员证书 [22] 基础设施与发展前景 - “十四五”规划全国体育场地总面积达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期显著增长36% [24] - 公众日益多元和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正汇聚成强劲内生动力 [24]
青春华章│江苏南京:“苏超”激活消费新链,一球踢火一座城
南京日报· 2025-10-20 19:19
赛事对城市消费的直接拉动 - 赛事单日最高带动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交易金额突破10亿元 [6] - 半决赛当天全市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实现交易金额7.8亿元,环比前一周同期增长5.4% [3] - 重点商场百货类企业、住宿餐饮类企业客流量环比分别增长8.1%、10.3% [3] 第二现场消费生态的构建 - 在街区商圈通过超大屏、特色集市、互动场景打造第二现场,形成人潮涌动的消费场景 [3][4] - 国庆中秋假期南京队主场比赛当日,作为官方认证球迷集聚区的银杏里街区消费额较日常增长约22% [6] - 赛事期间重点点位营业额最高较平日提升超100% [6] 文旅与住宿业的协同增长 - 国庆中秋假期前7天,全市星级饭店和部分品牌酒店平均出租率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多家酒店连续多日满房 [7] - 7月5日南京队对战苏州队,现场观众突破6万人,比赛当天全市接待游客量79.1万人次 [7] - 出现游客因一场球赛进行六天五夜深度游的“赛事+文旅”组合消费模式 [7] 商业活动的联动效应 - 7月5日“苏超”联动南京国际啤酒节,带动百家湖商圈商品销售增长19.4% [9] - 8月“苏货嘉年华”联动全省13个设区市开展特色商品展销,熙南里主会场吸引超5000人次现场采购 [9] - 结合“秋糖季”、国庆中秋假期,在全市范围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几百场 [9] 餐饮零售业的即时转化 - 餐厅凭“苏超”观赛票根推出“球迷套餐”优惠活动,有效吸引客流 [10] - 赛事期间餐厅生意火爆,桌子包间全部坐满,周末打烊时间从21时30分一再推迟至24时以后 [10] 国际资源与城市形象的提升 - 赛事期间邀请重点外资企业高管、紫金友好使者、驻宁外籍人士现场观赛,配套国际友人专属消费引导服务 [12] - 通过“赛事交流+消费体验”,构建“体育赛事+国际消费+招商引资”联动场景,助力投资环境优化与城市国际化能级提升 [12]
一球踢火一座城
南京日报· 2025-10-20 07:24
"苏超"激活南京消费新链,单日最高带动超十亿元销售额 一球踢火一座城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10月18日晚,南京奥体中心61565名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南京队遗憾无缘决赛,结束了历时160天 的"苏超"征程。从初夏以来,这场以足球为名的城市狂欢,不仅见证了"南京蓝"的热血拼搏,更催生 出"一场球带火一座城"的创新实践。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在南京,"苏超"以体育赛事为核心纽带,深度融合夜经济、文旅、商业、展会及 国际资源,构建起"看赛事、喝啤酒、品美食、逛夜市、购好物、享服务"的全域消费生态。一张小小的 足球票根串联起餐饮、文旅、零售的消费链条,绿茵场上的每一滴汗水,观众台上的每一声呐喊,都化 作城市经济提质增效的强劲动能。 第二现场"强引擎",单日最高带动超10亿元销售额 赛场内"一票难求",赛场外同样热闹非凡。在街区、商圈,由一块块超大屏、特色集市、互动场景打造 的第二现场人潮涌动。 10月18日晚,南京迎来一场降温,但随着"苏超"半决赛的举行,整个城市的消费市场却是一片火热。支 付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当天全市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单位实现交易金额7.8亿 元,环比前一周 ...
苏超决出“四大太保”:南通、南京、无锡、泰州会师半决赛
新浪财经· 2025-10-08 21:41
"苏超"半决赛将于18日、19日进行,南通与无锡、南京与泰州争夺决赛资格。 苏超四场"八强战"全部在国庆、中秋假期进行,央视体育频道(CCTV-5)、央视体育赛事频道 (CCTV-5+)各直播两场,是央视电视端首次直播这项省级业余赛事。 从首轮比赛场均上座7745人,到第13轮场均上座3.6万人,以"业余球员+城市对抗+全域联动+文旅融 合"为核心理念的"苏超"创造了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奇迹,常规赛阶段78场比赛现场观赛总人数211.89万 人次,场均2.7万人次。进入淘汰赛后,四场"八强战"的现场观战人数分别为6.1万、3.0万、3.2万和3.5 万。 江苏全省的地形坦荡如砥,利于经济活动的大规模展开,13个设区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处于全国城市前 八十位,号称"十三太保",且各市间GDP最高、最低的倍差仅5.7,在粤苏鲁浙川豫6个经济大省中最 小,"十三太保"个个有底气,人人勇争先。"苏超"常规赛结束后,八支队伍晋级,包括"万亿城市"南 京、无锡、南通,去年GDP已超过9500亿的"准万亿城市"徐州,经济总量在7000亿量级的盐城、泰州, 以及5000亿上下的淮安、连云港。四分之一决赛中,南京队、泰州队通过点球大 ...
“超”越足球
经济日报· 2025-09-28 06:04
赛事规模与直接经济影响 - 江苏省足球联赛(苏超)最高单场观众人数超过6万,屡次刷新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纪录,直接带动省域消费近380亿元[1][15] - 贵州榕江县“村超”让一个偏僻小县城一年吸引游客超9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2024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03亿元[2][15] - “苏超”前六轮赛事已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村超”带动榕江县成为全州第三个GDP达百亿元的县[15] 赛事成功的关键因素 - 赛事以“低参与门槛”、“高情绪价值”、“全民乐享”等关键词成就影响力,例如“苏超”一张门票仅9.9元[5] - 政府有效引导与市场驱动结合,“苏超”尝试“管办分离、市场驱动”,省足协负责竞赛组织,赛事运营与商业开发交由省体育产业集团[17] - 草根热情与全民参与是核心,如“村超”赛事队伍组建、赛程安排、晋级规则均由村民自发组织决定[16][34] 对体育产业及消费的拉动效应 - 足球赛事具备强大产业链延伸能力,可衍生出俱乐部运营、场馆租赁、广告赞助、周边产品等一系列经济活动[14] - “苏超”展现出跨区域消费拉动效应,其带动的消费中,出行、餐饮场景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28.8%、19.7%[23] - 创新消费场景如“苏超”设立“第二现场”直播点,南通市192个“第二现场”总人流量达22.6万,南京66个场外观赛点吸引25.4万人次,消费同比增长30.1%[21][22] 对基层足球及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 业余足球赛显著提升足球氛围,南通飞翔足球俱乐部暑假班学员从往年约600人增至800人,榕江县“班超”吸引近3万名学生参与,而此前全县踢球学生仅约两三千[11] - 赛事为球员提供重要舞台,江苏“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今年现场有2万多名观众,有助于磨练球员抗压能力并推动梦想[13] - 珂缔缘俱乐部从成立时仅有7名球员成长为拥有200余名青少年足球梯队运动员、30多名持证教练以及1支职业队的高水平俱乐部[13] 品牌合作与商业化模式 - “苏超”南京赛区已吸引32家企业赞助,总金额达1300多万元,基本覆盖南京办赛成本,“村超”通过品牌授权联名、公益合作等方式与5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17][18] - “村超”品牌收益51%用于壮大250个村集体经济,49%投入球队、拉拉队建设及青少年足球训练,以商业回报反哺本地发展[18] - 品牌深度融入赛事,如南京老牌烧烤店“宝记烧烤”成为南京赛区赞助商后推出主题啤酒,安慕希邀请明星苏有朋担任“友谊大使”[17] 新媒体传播与流量转化策略 - 政务新媒体直接“破圈”玩“梗”是热度走高的重要因素,“苏超”的逆天改命源自推文《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18] - 榕江已累计培育2.3万个村寨新媒体账号,提出“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19] - 通过空间创新与消费链设计构建“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商务收钱”的闭环,有效破解“打卡不刷卡,旺丁不旺财”的转化难题[21] 对区域发展及服务消费的深远影响 - 赛事成为地方引导消费从商品型向服务型转型的重要抓手,榕江新增酒店、度假村、农产品交易市场等签约项目46个,拟投资总额约32亿元[23] - 赛事优化了营商环境,凝聚了社会认同,点燃干部群众主动作为的精气神,被视为一笔高回报的“软投入”[24][25] - 依托成熟便捷的旅游体系,“苏超”和“村超”成为“文体旅商”深度融合的新载体,人们因比赛而来却不止于比赛,更感受城乡大地的发展与变迁[30]
赛事引流融合赋能:“苏超”经济助推盐城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网· 2025-09-19 20:58
构建可持续发展体育生态,为城市注入持久动力。"苏超"赛事的影响已超越竞技本身,从专业赛场延伸 至城市各个角落,带动全民健身热潮兴起。训练机构和青少年足球培训需求显著上升,燕舞健身等培训 机构新增暑期班、周末班,针对不同年龄段制定训练计划。更值得关注的是,盐城市政府制定了《推动 足球改革发展"4个100"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计划到2027年建设100片球场、组建100支队 伍、组织100场赛事、培育100家俱乐部,全面构建足球生态体系。这些举措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动 力,更实现了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盐城通过"苏超"赛事成功实践了"政策引导+数字赋能+场景创新+生态构建"的赛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 模式不仅为"十四五"完美收官贡献了力量,也为"十五五"时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赛 事经济已成为盐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展现出以创新激活区域经济、以体育助推城市发展的新路 径。未来,盐城可进一步深化这一模式,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创新消费场景,完善 体育生态,为江苏乃至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政策与数字双轮驱动,实现客流高效转化。盐城系统推出" ...
暑期文旅关键词: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和亲子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0:32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国内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 文旅消费表现超预期[2] - 文旅消费是中国服务消费增长最活跃的领域[2] 热门旅游目的地 - 暑期热门旅游城市Top10为南京 成都 西安 北京 上海 重庆 长沙 广州 洛阳 昆明[2] - 北京位列暑期境内亲子游目的地TOP1[6] 文体活动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95.9%的苏超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门票之外的延伸消费[3] - 北京上半年大型演出活动达102场 票房收入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约13%和35%[4] - 五月天鸟巢演唱会连续13场吸引观众73万人次[4] - 时代少年团上海站演唱会线上直播吸引2.8亿用户观看[5] 亲子游市场表现 - 全国亲子酒店预订量同比猛涨80%[6] - 多地带有水上乐园的酒店预订量是去年的10倍还多[6] - 北京定制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7] 文旅供给创新举措 -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夜场参观举措 入馆时间17:00 闭馆时间20:00[7] - 国内多家博物馆推出夜游举措[7] - 城市服务消费供给越来越丰富多元 包含文博游 打卡游 度假游等细分市场[2]
江苏:文旅融合“百业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6 14:52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实施 - 江苏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形成百业加文旅多种业态模式 [1] 非遗与演艺业态创新 - 江苏在全国首倡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 认定省级示范项目32个 [1] - 公布18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优秀案例 [1] - 出台全国首个推进小剧场建设指导意见 将演艺融入旅游 [1] - 旅游演艺精品剧目形成品牌案例 包括徐州《彭城风华》等3个项目入选文旅部首批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1] 文化展示与消费表现 - 2024年9月启动数见苏韵和水韵江苏展示季系列活动 累计接待观众近210万人次 [2] - 文创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 其中连云港站创下单日接待4.2万人次纪录 [2] 工业旅游体系建设 - 南钢工业文化旅游示范区推出6条特色线路 数字工厂体验中心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 [3] - 拥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家 省级工业旅游区142家 [3] - 形成涵盖纺织酿酒陶瓷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 [3] 农业休闲旅游发展 - 2024年休闲农业游客接待量超4亿人次 综合收入达1144亿元 [3] - 形成溧阳市天目湖镇桂林村无锡市山联村等典型案例 [3] 交通旅游融合创新 - 形成水陆空全体系交旅体验 今年3月首发高铁旅游专列 [4] - 建成江苏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房车露营驿站 加快构建1加4加N高速公路房车露营服务系统 [4] 科技与教育旅游探索 - 建成国家级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3个 省级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15个 [4] - 推出10条文博场馆研学游精品线路 [4] 会展经济发展 - 连续举办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累计88.6万人次现场参与 线上受众超22.4亿人次 [5] - 各地举办南京国际度假休闲及房车展等高品质展会 [6] 节事活动与赛事经济 - 打造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事活动 加速文商旅融合 [6] - 创新打造苏超赛事平台 带动全省景区预订量激增和酒店入住率提升 [6] - 推行区域联动政策 如常州A级景区对扬州游客免门票 盐城对外地球迷提供免费游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