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体旅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苏超”赛场“江”“苏”碰撞 文商体旅热辣滚烫
中国新闻网· 2025-07-06 08:58
赛事热度与观众参与 - 南京奥体中心举办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南京队与苏州队对决吸引6万余人观战,创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率新纪录 [1] - 赛事话题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阅读播放、评论转发量超百亿次,关注度远超2024年测试版比赛 [1] - 看台标语体现城市荣誉感与球迷热情,如"宁苏一家亲 足球心连心""同饮长江水 共竞绿茵场" [1] 文旅商教联动效应 - 常州队主场赛事带动中华恐龙园团购订单同比增长125%,天目湖景区"光头免票"活动推动直播订单增长456% [2] - 美团数据显示长三角商圈、夜市等成为"第二赛场",南京盐水鸭、淮安小龙虾等地方特产热销 [3] - 体育运动品牌球类成交额增长120%,球拍球杆类闪购商品成交额翻倍,"苏超"周边衍生品热销 [3] 经济与社会影响 -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报告显示超九成受访者知晓"苏超",超八成认为赛事对消费和城市凝聚力有积极影响 [3] - 赛事推动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成为城市活力新名片,带动暑期影视、教培等行业增长 [3] - 长三角"体育+"跨界实践示范效应显著,"浙超""赣超"等类似赛事陆续成形 [4] 城市竞争与文化展示 - 各城市通过标志性产业、地标景点、历史名人等花式PK,如常州借恐龙IP营销,南京苏州突出历史渊源 [2] - 江苏各市经济均衡发展,足球领域良性竞争映射区域"比学赶超"氛围 [3]
球场四连胜之外,南通还交出了一份醒目的“消费成绩单”
搜狐财经· 2025-06-30 17:52
赛事表现与城市热度 - 南通队"苏超"联赛四战全胜积12分,进12球仅丢1球,展现出强劲竞技实力 [2] - 6月29日主场4:0大胜宿迁队,吸引场内2万多名球迷,场外192个观赛点约22.6万人观看,总观众近25万人 [1][6] - 比赛当天全市接待游客73.57万人次,旅游消费4.2亿元,较上周日分别增长31.3%和38.7% [2] 文旅融合与消费刺激 - 推出"跟着苏超游南通"系列活动,涵盖民俗文化、乡村采摘、美食休闲四大主题 [10] - 举办啤酒嘉年华、非遗市集等活动,环西文化广场观赛点聚集两三千名球迷,滨江体育公园搭建LED巨屏吸引上百人 [6][8] - 上海游客占比达20.2%(14.8万人次),苏州游客6.9万人次,宿迁游客1.8万人次 [6] 政策支持与IP开发 - 出台"通通来、通通享"政策,持比赛票根可享景区免费入园、消费券等优惠 [11] - 文创产品热销,如"狼狼"玩偶、"蓝叒叒"系列、棒球帽等,部分上架即售罄 [11] - 联动非遗传承人打造"城市非遗会客厅",将非遗融入商圈 [11] 长三角文旅布局 - 南通拥有166公里江岸线和206公里海岸线资源,年内9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 [13][14] - 推出面向上海市民的短途游线路,涵盖亲子研学、文博探秘等主题,景点如启唐城、野生动物园等受追捧 [15] - 2024年文旅推介会进入上海,参与上海旅游节分会场活动,强化"一小时文旅圈"联动 [15] 城市品牌升级 - 通过赛事IP转化和消费场景衔接,游客评价"南通越来越好玩""更受年轻人欢迎" [16] - 文旅项目加速焕新,如启东澜湾海洋乐园、N99文化街区等年内竣工项目提升吸引力 [14] - 上海游客陈明案例显示,停车免费、门票减免等惠民政策有效延长消费链 [15]
“爱鸟周”为何不能像FI和花展那样“市区联动”
新浪财经· 2025-05-09 10:33
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模式 - F1上海站和上海国际花展采用"双区联动"模式,F1在北外滩滨江设置"格子旗嘉年华",花展以黄浦新天地和上海植物园为双主场,而爱鸟周仍以崇明为主场地,市区仅散点式公益活动 [2] - 观鸟等自然科普活动目前主要由绿化系统组织,与文旅系统割裂,商业化路径受限 [6] - "公园+商业"模式正在流行,鸟类等自然元素可作为设计元素或IP联名,静安大悦城引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快闪店,杭州天目里结合自然元素摊位与低碳商品 [7] 观鸟活动商业化潜力 - 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约34万人,以中青年为主,增长迅速 [8] - 美国观鸟旅游日均消费达200-400美元,中国观鸟设备消费分散在数码、户外等品类,如红外线仪、激光测距仪等 [12][13] - 观鸟可与露营、骑行等生活方式结合,形成新消费流派,户外品牌如巴塔哥尼亚曾与科普工作室联名 [14] 城市生态IP开发 - 上海夜鹭等动物未形成强IP,而北京雨燕、深圳黑脸琵鹭已与城市文化绑定 [6] - 夜鹭因形象独特具备IP潜力,可结合"一江一河"开发文创,如苏州河创享塔等商圈可设分展场 [8][10] - 新加坡江獭通过故事营销成为生态名片,上海需绿容局与商业运营方协作,讲好IP故事并市场化 [12] 商业场景创新 - 建议在市中心设观鸟分展场,利用"一江一河"沿岸商圈如北外滩白玉兰、前滩太古里等,打造"商业+鸟类IP"场景 [8] - 商圈可串联户外用品店、3C数码店,围绕观鸟主题促销,如单反相机、运动摄影机等设备 [13] - 明星效应(如李现观鸟)带动粉丝经济,观鸟有望成为生活方式消费新热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