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不理旧账
搜索文档
“新官不理旧账”:理“旧账”是党员干部的必答题
人民日报· 2025-10-21 22:06
文章核心观点 - 党员干部履职需具备“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能力,强调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批评“新官不理旧账”的政绩观偏差 [1] - 解决“旧账”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统筹抓好铺陈新篇与解决“旧账”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并为后续工作筑牢根基 [1] - “旧账”主要指前任留下的未完成工作、未解决难题和未兑现承诺,其解决牵连群众利益和政府公信力,不理“旧账”会导致问题积累发酵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隐患 [2] - 理“旧账”需有直面问题的态度和科学务实的方法,包括摸清底数、分类施策和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堵住漏洞 [3] - 理“旧账”是必答题而非可选项,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尤其需要党员干部以接力赛精神锲而不舍寻求解决之道 [4] “旧账”的定义与影响 - “旧账”并非简单会计账目,而是未完成的工作、未解决的难题和未兑现的承诺 [2] - “旧账”解决情况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2] - 不理“旧账”的误区包括不想背包袱、追求快速出成绩、担心引发矛盾而一推了之 [2] - “旧账”如同“绊脚石”,若视而不见会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简单矛盾演变为复杂纠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隐患 [2] - 积极化解“旧账”能传递敢于负责、为民解忧的信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累民心民意基础 [2] 解决“旧账”的方法与机制 - 理“旧账”需科学务实方法,不能蛮干或为“甩包袱”简单处理 [3] - 首先应摸清底数,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弄清“旧账”的来龙去脉、涉及主体和当前症结 [3] - 需区别不同类型“旧账”并分类施策:对符合规划的未完成民生工程应加快推进并明确时间表责任人 [3] - 对未兑现承诺要本着言出必行原则尽力兑现,若客观条件变化无法兑现需及时说明情况争取理解 [3] - 对历史遗留矛盾纠纷要耐心倾听诉求,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化解,避免矛盾激化 [3] - 必须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工作衔接、承诺兑现、责任追溯等有效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工作稳定性和连续性 [3] 党员干部的履职要求 - 党员干部到任新岗位后想尽快打开局面干出新业绩是充满干劲的表现,但若一味铺陈新篇不理“旧账”会迟滞新工作开展 [1] - 将理清“旧账”作为履职的“先手棋”可有效化解风险,为新发展蓝图实施创造更有利条件 [2] - 群众评价党员干部不仅看其能否带来新变化,也看其能否解决老问题,解决好“旧账”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2] - 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遇到的问题多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党员干部以接力赛精神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4] - 党员干部应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在每个岗位留下无愧使命、不负人民的业绩 [4]
盲人企业家深陷“连环套”,县政府岂能糊弄人
搜狐财经· 2025-09-06 18:42
事件核心 -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一位盲人企业家因协助当地政府进行棚户区改造项目,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 [2] - 企业家与当地县政府的债务纠纷历时多年,因政府换届、官员调离而陷入“新官不理旧账”的僵局 [2][3] - 企业家通过关键场景的多份录音资料,使其介入项目的非经营因素得以复盘,并迫使地方政府承认旧账 [2][3] 项目背景与政府介入 - 涉事项目为长岭县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因拆迁工作无法自主完成、审批手续不全、债权债务混乱及烂尾等问题而陷入停滞 [2] - 企业家首次垫资是基于政府给开发商的承诺,后续二次垫资是因住建局紧急求助并许诺数十套房屋,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 [2] - 前前后后企业家投入了上千万的资金和房产,地方政府官员深度介入,但部分承诺和保证无法落实到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中 [2] 资金性质与角色模糊 - 企业家几次打入地方政府农民工工资专户的款项近800万元,资金性质存在争议,是项目专款还是帮忙性质的资金拆借 [3] - 在项目推进和债务化解中,当地政府及多位负责官员牵涉其中,导致企业经营行为与政府项目推动的角色模糊不清 [3] - 企业家的风险评估因对政府官员的信赖而出现错误判断,特定时段的检查压力可能导致政府官员胡乱表态 [3] 政策法规与公信力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应履行依法向民营经济组织作出的政策承诺,不得以政府换届、人员更替等为由违约毁约 [4]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对该类情况有处罚问责态度,官员身涉其中的承诺和担保应视为基于政府公信力的一种背书 [4] - 维护政府公信力需要在个案处置中约束权力、实践法治,官员调任、升迁不是承诺不落实的理由 [4]
黑龙江绥化市—— 3600万建客运站,10年未启用(来信调查)
人民日报· 2025-08-18 05:47
项目概况 - 黑龙江绥化东城客运站为绥化市惠民工程 总投资3600余万元 2015年建成后一直未启用[1] - 总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 主站房建筑面积3313.07平方米 概算投资3600.73万元[7] - 同期建设的六合客运站用地约2万平方米 投资约5156万元 两项目合计投资8756万元[15] 运营现状 - 新客运站门窗紧锁 外立面破损 配套停车场无长途客车停放[3] - 老客运站位于破旧门面房 候车厅仅100平方米 无安检设施 墙皮脱落[4] - 六合客运站已改为创新发展中心 但大部分空间仍闲置[16] 闲置原因 - 施工单位鑫威公司迟交验收材料 导致竣工8年后才完成验收[7][8] - 工程款结算争议 交通运输局已支付1600万元 剩余1800万元未结算[9] - 存在滞迁房屋问题 2021年底才完成拆迁[7] - 管理体制问题 10年间交通运输局更换多任领导 新官不理旧账[10] 解决方案 - 2023年7月完成验收备案 取得竣工工程验收报告[8] - 第三方评估公司介入工程结算价款评估[11] - 计划2025年末投入使用 目前正维修破损设施[12] 规划问题 - 同期建设的六合客运站因新区规划未获批导致闲置[16] - 长途客运市场需求下降 私家车普及影响客流量[14] - 后续项目将加强前期论证 包括实地考察和群众问卷调查[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