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划断政策

搜索文档
“反内卷” :市场可能误解了什么?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 工业、高耗能行业、煤炭行业、生猪行业、中游制造、下游纺织、服装、家具、玩具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对反内卷的认知误区**:反内卷不等同于反过剩,过剩行业不一定内卷,内卷行业不一定过剩;市场误解反内卷针对领域为中上游全面收缩,实际聚焦中下游;市场误解政策抓手仅靠自律、约谈和市场化手段,忽视隐藏手段[3] 2. **反内卷与 2016 年供给侧改革异同**:相同点为都处经济结构转型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弱;不同点为供给侧改革是传统基建地产投资需求下滑致高耗能行业产能被动过剩,反内卷是需求好的领域主动增加供给致过剩,且反内卷不直接刺激需求,以免加剧内卷[4] 3. **内需与外需行业资产周转率表现**:内需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下滑但处历史中位数附近,外需行业资产周转率降至历史性低位,表明外需行业虽表现好于内需,但面临更明显供给问题和竞争压力[6] 4. **盈利和投资关系不同**:2015 年前高耗能行业利润增速走弱,制造业投资减少,产能过剩致生产下降;目前盈利不好,但制造业投资大幅冲高,生产走强,企业主动增加投资和供给应对竞争[7] 5. **当前产能利用率情况**:当前中下游产能利用率较低,包括上游采选原材料、中游机械制造、下游服务业等;2016 年主要是上游采选原材料产能利用率低;目前国企产能利用率较高,私营企业、民企面临更大挑战[8][9] 6. **企业降价原因变化**:2015 年前因地产基建投资需求下滑致产品价格被动下降,由需求主导;目前企业面对好的需求,降低质量主动降价,通过恶性竞争抢份额,如出口价格低于国内销售价格,下游 PPI 比上游超跌[10] 7. **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改造情况**:2020 年以来钢铁行业基本无新增产能,但制造业投资增长显著,说明进行了大规模设备置换;高耗能行业产能利用率虽有所下降但处历史中位数偏高位置,验证落后产能力度减轻[11] 8. **高耗能行业用电量与工业生产背离原因**:2024 年 9 月开始,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偏弱但工业生产强,因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采用能耗更低新设备替代落后老设备;未来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影响不显著,因过去两年已大量改造[12][13] 9. **煤炭和生猪供给调整**:2025 年原煤产量增速达历史性高位,用电需求下滑,煤炭面临供给过剩,未来可能有供给调控政策;生猪存栏增速达历史性高位,猪价持续下跌,此前减少 100 万头能繁母猪不足以缓解供给过剩,未来可能有其他调控政策[14] 10. **上游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盈利影响**:上游价格上涨挤压下游企业盈利,2016 年供给侧改革加剧结构分化,上游利润增速上升,下游走弱;目前中下游成本率上升幅度远超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解释幅度,存在过度投资导致的折旧等额外刚性成本,不利于反内卷[15] 11. **打击设备更新监管套利实现反内卷**:部分行业打着设备更新名义新增产能,进行监管套利,如设备购置投资增速大幅冲高,但废弃资源利用业增速下降;反内卷可通过严格执行新老划断,即 2025 年下半年开始新购置设备必须淘汰旧设备,影响 PPI 并实现目标[16] 12. **新老划断政策影响**:能显著拉动 PPI 约 0.5 个百分点,提升工业企业利润约 1 个百分点,预计共拉动 PPI 约 1 个百分点,提升企业盈利 2 个百分点,且对就业市场无负面影响[17] 13. **应收款项账期管理反内卷**:全国中小企业逾期应收账款项规模超 1 万亿元,2019 年清欠 6600 亿元,2020 年清算约 2000 亿元;2025 年 6 月 1 日国办发文规定企业或事业单位不能无故延长支付期限,超期 60 天内完成支付,有望清欠 7000 多亿元,大型国企和央企有能力偿还[18][19] 14. **反内卷政策重点领域**:当前反内卷政策重点关注中下游领域,中上游供给全面收缩可能性低,周期板块短期上涨预计不持续[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严格执行新老划断政策,淘汰不符合标准的老设备,可拉动 PPI 约 0.5 个百分点,提升工业企业利润约 1 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应收款项账期管理,有望清欠中小企业款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