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帝国

搜索文档
首款产品量产!富士康加码工商业储能
行家说储能· 2025-06-26 19:01
工商业储能行业趋势 - 2025年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价值驱动阶段,跨界者面临洗牌但仍有巨头持续入局[1] - 行业竞争维度从硬件/软件单点转向全生命周期综合能力比拼[18] 富士康储能战略布局 - 2017年通过母公司鸿海集团投资宁德时代10亿元布局固态电池技术[4] - 2022年启动台湾1.27GWh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建设,瞄准电动巴士/乘用车及储能系统[5] - 2023年成立新事业总部将储能列为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入股上海采日能源2.39%股权并成立绿能基金[7][8] - 2024年宣布在河南打造"新富士康",明确储能电池为四大核心产业之一[9] - 同步推进印度200英亩储能基地及郑州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建设[10][1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首款量产2.15MW/4.32MWh储能系统采用325Ah电芯,循环寿命9000次,系统效率89%[16] - 产品定位覆盖工商业及源网侧场景,初期侧重工商业领域[16] - 依托ICT精密制造和车规级测试能力构建全链路解决方案(电芯/PCS/BMS/EMS/保险)[18] 业务发展路径 - 初期依托全球200+工厂(90%为电子制造)及供应链需求开展业务,电子厂月均用电800万度(电费占比18%-25%)[17] - 通过满足苹果等客户ESG要求及自身降本需求构建订单优势[17] - 未来规划从工商业储能逐步延伸至源网侧大储市场[17] 竞争优势 - 制造基因:移植智慧工厂精密制造体系和供应链管理经验[18] - 资源协同:全球园区用电场景+60亿kWh绿电权益形成闭环[8][17] - 技术储备:固态电池研发可能带来未来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突破[11]